平安好医生近期揭晓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报告,标志着自2021年下半年业务转型以来,公司在收入增速、毛利率及经调整归母净利率这三大核心财务指标上均实现了全面增长,业绩重返上升通道。数据显示,公司总营收达到25亿元,同比增长19.5%,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增136.8%,达到1.34亿元。
公司掌门人李斗,即董事会主席兼CEO,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整体运营稳健,核心业务蓬勃发展,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这一成就可概括为“深化协同、强化优势、健康增长”三大战略支柱。在F端(面向保险公司)方面,平安好医生深化了与保险公司的“医险协同”模式,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实现了收入的稳步增长;同时,通过精细化运营策略,提高了用户渗透率。在B端(面向企业客户)市场,公司则加强了产品体系的打磨与渠道拓展,迅速在企业健康管理领域站稳脚跟。
尤为李斗特别强调了公司在医疗AI能力建设及场景落地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公司推出了“7+N+1”产品体系,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提升了运营效率,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家庭医生与养老管家两大服务枢纽的能力持续升级,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线上与线下、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方面与同行业者拉开了距离。
AI技术已成为平安好医生业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在业绩高增长的背后,AI技术的赋能和规模效应的显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托平安集团强大的科技体系,平安好医生强化了医疗AI闭环服务能力及应用落地,推出了包括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AI养老管家等在内的系列AI产品,为业务全流程、全场景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
AI赋能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大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还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AI辅助咨询问诊的准确率高达98%,复杂疾病MDT(多学科会诊)治疗方案的准确率也接近80%。AI技术的引入,使得家庭医生服务的客均成本同比下降了约52%,业务中台的运营效率提升了约50%。
这些效率提升直接转化为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毛利额同比增长24.6%,毛利率达到33.6%,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各项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公司总费用占收入的比例为30.1%,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显示出公司在业务扩张过程中成本控制能力的增强。
平安好医生的核心业务增长势头强劲,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在F端,公司为平安集团的个人综合金融客户提供了一站式、全天候的主动式医疗养老服务,F端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4.6%。在B端,平安好医生的健康管理服务受到企业客户的广泛认可,付费企业客户数和付费用户数分别增长了37.2%和39.2%。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报告期内,公司全新发布了“家医主动护、名医零距离、就医全程管”的年度医健服务名片,通过拥有双重认证的家庭医生,构建了全链路服务体系,实现了对四大人群的差异化服务。同时,公司还提升了养老管家在医疗及护理需求上的服务能力,并携手产、学、研深入探索居家养老标准化建设。
里昂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平安好医生上半年业绩亮眼,收入同比增长19.5%至25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大幅增长136.8%至1.34亿元。里昂证券认为,平安好医生在医疗AI方面的进展和盈利前景的改善是其股价强劲表现的主要原因。预期AI医疗赋能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将推动其进一步增长,因此将目标价从10港元上调至20港元,并重申“跑赢大市”评级。
里昂证券继续认为,平安好医生是中国AI医疗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主要受益者。鉴于上半年积极的业绩,里昂证券上调了公司2025年至2027年的收入预测,并基于更乐观的利润率假设大幅上调了净利润预测。预计市场对医疗AI公司的热情将持续高涨,因为从技术投资到潜在AI驱动应用的循环正在不断获得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