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线通信技术的最前沿,一项由中国科研团队带来的突破性进展正引发全球关注。近日,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教授王兴军与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王骋携手,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全球首款基于光电融合集成技术的自适应全频段高速无线通信芯片。
这项研究的核心在于,科研团队创新性地将光电融合架构应用于无线通信芯片,成功打破了传统芯片的频段限制,实现了从“频段受限”到“全频兼容”的历史性跨越。这一跨越不仅意味着芯片能够在所有频段均达到50至100Gbps的无线传输速率,更将当前5G的传输速率提升了2到3个数量级,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稳定通信体验。
研究团队提出的“通用型光电融合无线收发引擎”理念,依托先进的薄膜铌酸锂光子材料平台,成功打造出一款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芯片。这款芯片体积虽小,仅相当于指甲盖大小(11mm × 1.7mm),却集成了宽带无线-光信号转换、可调谐低噪声载波或本振源生成以及数字基带调制等多项关键功能,展现了极高的系统集成水平。
实验数据表明,基于该芯片构建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传输速率可达120Gbps以上,完全满足了未来6G通信的峰值速率要求。更重要的是,该芯片在全频段内保持了端到端无线链路的性能一致性,即便在高频段也未出现性能下降,为6G在太赫兹乃至更高频段的频谱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这一成果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无线通信芯片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这款自适应全频段高速无线通信芯片有望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推动实现更广泛、更高效的通信连接,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通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