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芯片与人工智能算力双重浪潮的推动下,“机器人+AI”的融合趋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机器人产业的版图。从家庭服务、工业制造到商用场景乃至特种作业,机器人的“智能移动”能力正迅速渗透到各行各业,不断拓展产业的边界。在此背景下,深耕机器人核心芯片与算法技术十一年的珠海一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26日在横琴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品牌焕新盛典,同时发布了全场景智能机器人技术平台新品,正式将品牌名称从“一微半导体”变更为“一微科技”,标志着其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同构建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平台发展新生态的决心。
作为国内机器人核心芯片研发的先行者,一微科技在行业内早已建立了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市场地位。活动现场,公司总裁姜新桥回顾了企业十一年的发展历程,强调自成立之初,一微便以“用芯定义机器人”为核心理念,依托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主控芯片,持续深化传感器、算法等底层技术创新,同时布局家用、商用及工业级全场景应用,逐步发展成为机器人专用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技术积累不仅推动了下游产品智能化水平的显著提升,更为“智能移动”能力从单一功能向多场景适配的跨越提供了关键支撑。
此次品牌焕新与AM970全场景智能机器人技术平台及uSLAM(ultra fusion SLAM)技术的推出,被业内视为一微科技从“技术深耕者”向“平台引领者”转型的关键一步。在机器人产业从“单品智能”向“系统智能”升级的关键时期,一微科技通过战略升级与新品发布,有望进一步打通芯片、算法与场景应用的协同链路,为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平台的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本次发布会的重头戏,AM970全场景智能机器人技术平台的亮相,标志着一微科技在机器人感知与决策核心能力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该平台以行业领先的AI技术,引领产业从全局建模时代向AI语义地图时代迈进。AM970全场景智能机器人主控SoC采用先进工艺,实现了5T NPU的强劲算力,能够同步处理6路高清视频流,有效解决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感知与实时决策算力瓶颈。同时,其支持的芯片级联扩展特性,既满足了消费级机器人的轻量化、低功耗需求,又能通过级联应对工业级高负载场景,实现从消费端到工业端的全场景无缝适配。
在多维感知方面,AM970全场景智能机器人技术平台实现了毫米级精度的环境模型构建,且全速运转时对CPU算力零侵占。搭载的高鲁棒性、高精确度、高帧率三擎驱动下的六目融合相机,能够在复杂光线条件下对静态或动态障碍物进行高精度避障,赋予机器人“看懂”世界的深度感知能力。其配套的视觉模组适配全场景机器人应用,即装即用,极大提升了开发效率与产品落地速度。
一微科技从早期的“芯片-算法-系统解决方案”全链路技术链,已升级为以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平台为核心的开放赋能体系。凭借在机器人基础移动技术上的深厚积淀及其内在的通用性与可迁移性,一微科技的技术平台展现出强大的跨场景赋能潜力。其核心的环境感知算法、运动规划系统、高精度控制执行模块构成的技术引擎,可高效地将智能清洁机器人领域验证成熟的技术积累,快速复制并适配到割草机器人、商用配送机器人、工业AMR等新兴、高增长品类,持续拓展智能移动机器人领域及具身智能的边界。
一微科技强调开放生态的重要性,其机器技术平台生态与联发科手机生态平台、英伟达CUDA生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高算力“大小脑”(机器人主控芯片+AI算法)为底层引擎,以开放软件平台为连接枢纽,最终构建“算法+传感器+硬件”三位一体的生态体系。目前,一微科技的机器人专用主控芯片及解决方案已深度赋能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在全球清洁机器人市场,以超过50%的品牌覆盖度领跑行业,并凭借“SLAM主控”这一核心技术优势稳居全球市场占有率榜首。
升级为技术平台企业后,一微科技将更加致力于联动生态伙伴,共筑产业生态共同体。通过提供模块化、高效部署、适配各类场景的软硬件一体化平台方案,大幅降低合作伙伴在机器人移动能力开发上的技术门槛、时间成本和资源投入,使其能专注于特定场景的应用创新与用户体验优化,共同加速智能移动机器人在各行业的普及与深化。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一微科技的技术实力,更标志着中国机器人核心技术的提供者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强大的平台化能力,赋能全产业链,推动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在多场景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