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近期公布的半年报揭示了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度的经营表现。数据显示,该公司实现了54.78亿元的营业收入,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7.94%。然而,净利润方面却出现了下滑,仅达到1.38亿元,同比减少了52.22%。
对于营业收入的增长,三只松鼠在财报中进行了详细阐述。公司指出,由于2025年年货节的提前安排,导致一季度与二季度的营收出现了时间上的错位。在第二季度,依托其“D+N”全渠道体系,公司整体营收增速超过了20%。线下分销渠道在日用品的推广以及水乳饮、饮料等新产品的试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二季度渠道销售实现了翻倍的增长。同时,公司敏锐地捕捉到了即时零售的新机遇,并着手打造自有品牌的生活馆首店。
至于净利润的下滑,三只松鼠将其归因于成本的上涨。具体而言,坚果原料成本的增加对毛利率产生了负面影响;线上平台流量结构的变化导致费率上升;线下分销渠道为加速市场渗透和日用品布局,加大了市场费用的投入;新增物业的折旧及摊销费用也有所上升。从财报数据上看,上半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增长了25.11%,管理费用更是激增了57.89%。
从产品层面来看,坚果产品的营收同比略有下降,减少了1.03%,达到27.31亿元,同时其毛利率也下滑了2.64个百分点,至23.91%。而综合产品和烘焙产品则表现出色,营收分别增长了49.7%和11.96%,达到13.98亿元和6.82亿元。
在渠道方面,三只松鼠上半年来自第三方电商平台的营收为42.95亿元,同比增长5.01%。分销业务也取得了显著增长,营收达到9.38亿元,同比增长40.21%。相比之下,线下门店的营收则出现了下滑,减少了18.69%,为1.87亿元。尽管如此,作为线下门店主力的三只松鼠国民零食店营收仍然微增0.57%,达到1.76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线下门店总数达到450家,其中国民零食店占353家。
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三只松鼠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早期互联网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公司准确地把握了那一阶段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和消费习惯。然而,随着线上流量红利的消退,其增长动力明显减弱。对于休闲零食企业而言,线下销售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未来,三只松鼠将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一体化经营,实现资源的互融共通和短板的互补。
在业绩说明会上,三只松鼠表示,未来的重点业态将是自有品牌生活馆。公司已经成功开出首店,并计划在未来进行进一步的布局。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认为,三只松鼠的线下渠道对于其市场拓展和品牌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线下门店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即时消费和体验需求,同时部分消费者更信赖线下产品。通过门店布局和活动,品牌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流。而自有品牌生活馆则能够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促进多品类销售,与线上渠道形成互补,完善销售网络。
为了进一步控制成本并提升坚果及零食的自产比例,三只松鼠在现有东区、北区、西南区供应链集约基地的基础上,新增签约了华南供应链集约基地,并扩展建设了华东供应链集约基地南陵零食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