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宣布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永久关闭,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官方解释,闭馆原因主要是租约到期以及品牌战略规划的调整。闭馆后,部分蜡像将被妥善保存,而大部分名人蜡像则将移至中国其他地区的杜莎夫人蜡像馆。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于2014年5月正式开业,曾作为北京前门商业街的国际化娱乐体验新地标,备受瞩目。然而,这并非杜莎夫人蜡像馆在国内首次遭遇闭馆命运。今年5月8日,重庆杜莎夫人蜡像馆也已宣布倒闭。
杜莎夫人蜡像馆隶属于英国主题乐园与景点运营商默林娱乐集团。自2000年起,该品牌在中国共开设了五家蜡像馆,包括香港、上海、武汉、北京和重庆。随着重庆和北京蜡像馆的相继关闭,目前国内仅剩下三家仍在运营。
杜莎夫人蜡像馆在中国的衰退迹象早已显现。默林娱乐集团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全年税前亏损额高达4.92亿英镑,其中杜莎夫人蜡像馆品牌价值暴跌1.63亿英镑,成为集团资产价值跌落最大的源头。财报指出,这主要是由于英国和中国市场所面临的严峻交易环境所致。
近年来,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客流量与口碑下滑明显。不少游客反映,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日常客流量不多,更适合悠闲打卡拍照。而更多游客则认为蜡像馆体验无聊,除非是对某位入驻明星的蜡像特别感兴趣,否则不值得专门前往。
杜莎夫人蜡像馆一直依赖明星效应来吸引年轻粉丝,但如今年轻人接触明星的机会增多,仅靠蜡像很难保持长久的新鲜感。因此,蜡像馆缺乏互动性、娱乐性与沉浸式体验的问题日益凸显,难以激发年轻一代的兴趣。
随着北京和重庆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关闭,人们不禁开始关注香港、上海和武汉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的未来命运。默林娱乐集团在英国已经采取了优化资产结构、降低运营成本的措施,将部分景区的运营权移交给当地议会。那么,中国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又将如何调整战略,以应对当前的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