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成都车展上,一场关于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隐形较量”悄然展开。当观众的目光被各大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吸引时,吉利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系列却以“燃油车革新者”的姿态,成为展馆内最意外的焦点。这款主打燃油动力的车型,凭借动力性能与智能配置的双重突破,让不少原本冲着新能源车而来的观众,最终被其圈粉。
走进吉利展台,星瑞和星越L东方曜版被摆放在C位,气场十足。现场观众王先生回忆,起初他并不看好燃油车的表现,“现在满大街都是新能源车,燃油车再怎么改,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但当他凑近体验后,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两款车搭载的2.0TD高功率发动机与爱信8AT变速箱组合——星瑞东方曜零百加速仅需6.5秒,星越L东方曜为7.3秒,涡轮在1000rpm时即可介入。对比自己此前驾驶的燃油车“踩油门半天没反应”,王先生直言:“这动力响应速度,完全颠覆了我对燃油车的认知。”
如果说动力是“硬实力”,那么智能配置则是东方曜系列的“软惊喜”。传统认知中,燃油车在智能化领域往往落后于新能源车,但东方曜系列通过GEEA3.0电子电气架构,实现了整车反应速度与交互流畅度的显著提升。现场一位技术人员解释:“这套架构相当于给车装了一个‘中央大脑’,让智能系统更高效。”实际体验中,车机系统的操作流畅度让观众李女士感到意外:“我家那辆燃油车,导航反应慢得能急死人,这车的语音指令几乎是秒回,比新能源车还顺。”
车展现场,东方曜系列的“跨界圈粉”现象颇具趣味。一位原本计划购买新能源车的年轻女性,被星越L东方曜版的外观设计吸引,在展台前反复拍照;而另一位长期关注燃油车的中年观众则表示:“以前总觉得燃油车智能配置差,现在这款车把动力和智能都做到了极致,反而成了优势。”这种“反差感”在自主品牌展区尤为明显——比亚迪、奇瑞、长安等品牌通过“包馆”形式,将展馆打造成技术展示场,东方曜系列在众多大牌车型中脱颖而出,成为观众讨论的热点。
关于燃油车市场的争议,也在车展期间被重新讨论。一位观众与销售人员的对话颇具代表性:“现在新能源车这么火,燃油车还有市场吗?”销售人员回答:“只要技术够硬,消费者就会买单。”事实上,东方曜系列的定价策略也印证了这一逻辑——在动力和智能配置全面升级的同时,价格仍保持在燃油车的主流区间。现场一位试驾过新能源车的观众表示:“新能源车确实省油,但燃油车的动力响应和驾驶乐趣是另一种体验,尤其是这款车把智能化补上了短板,竞争力反而更强了。”
车展首日,一位年过五旬的观众围着星越L东方曜版反复观察,甚至拿出纸笔记录参数。当被问及是否担心燃油车后期养车成本时,他回答:“只要车够好,养车成本高点也能接受。现在大家买车,更看重的是整体性能和体验,而不是单一指标。”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在车展现场屡见不鲜。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东方曜系列的出现,说明燃油车并非没有生存空间,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技术升级,为消费者提供不可替代的价值。”
从车展现场的反馈来看,东方曜系列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没有盲目跟风新能源赛道,而是选择在燃油车领域深耕,通过动力性能与智能配置的双重突破,重新定义了燃油车的竞争力。一位观众在试驾后总结:“以前觉得燃油车是‘老古董’,现在才发现,只要技术够硬,燃油车也能玩出‘新花样’。”这种认知的转变,或许正是东方曜系列带给市场的最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