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行业投资风向持续变化,头部企业的扩张策略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尽管门店规模和扩张速度不再是衡量品牌竞争力的唯一指标,但仍是投资人决策的重要参考。锦江、华住、首旅三大集团近期公布的财报显示,各家在品牌布局上呈现出差异化特征,部分品牌持续领跑市场。
截至2025年6月底,锦江酒店以13796家在营酒店位居三巨头之首,华住集团和首旅酒店分别以12137家和7268家紧随其后。从扩张数据看,各集团均形成了核心品牌矩阵:锦江旗下麗枫、维也纳国际、维也纳酒店构成增长主力,上半年净增门店达380家,其中麗枫酒店单品牌净增90家;华住集团的全季、汉庭、桔子品牌表现突出,全季酒店上半年新增386家门店;首旅酒店则以如家精选、驿居酒店、如家商旅为基本盘,上半年分别增长64家、47家和30家。
长期数据揭示了更清晰的行业趋势。锦江酒店近五年门店净增榜前六名中,11个品牌轮番上榜,麗枫、维也纳系列持续领跑;华住集团同期有9个品牌进入前六,全季、汉庭、桔子形成稳定"铁三角";首旅酒店同样有9个品牌上榜,如家商旅、如家精选占据核心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各集团在中高端市场的布局差异显著:华住覆盖经济型到中高端全品类,锦江以中端品牌为主,首旅则侧重中端和经济型市场。
存量市场改造成为新的增长点。华住集团的美仑酒店表现亮眼,2021年至2024年门店数量从37家增至149家,郑州市已布局近20家;首旅酒店的万信酒店同期开业数量翻两番,达到显著规模。这类专注存量改造的中端品牌,正通过产品升级和运营优化抢占市场。
中高端品牌竞争格局逐渐明朗。华住旗下的城际酒店加速全国布局,2024年净增33家,2025年上半年已新增20家;首旅酒店的艾扉酒店作为非标品牌,五年间从29家增至154家,2024年单年净增46家,展现出存量市场的开发潜力。这些品牌的崛起,反映出投资人从追求规模转向关注运营质量和投资回报的转变。
经济型酒店市场呈现分化态势。华住集团的汉庭、你好酒店、海友酒店持续保持净增,展现出产品迭代能力和投资稳定性;但部分传统经济型品牌出现门店收缩,反映出市场对运营效率和品牌价值的更高要求。行业专家指出,当前酒店业已从地产红利时代进入品牌和运营驱动阶段,投资人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长期价值和市场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