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MIT与Apollo研究双敲警钟:大企业AI应用遇冷,商业化之路道阻且长

   时间:2025-09-09 05:11:52 来源:华尔街见闻官方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两份独立研究报告相继揭示企业级人工智能(AI)应用正遭遇现实困境。麻省理工学院(MIT)与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的最新调查显示,AI技术从概念炒作到商业落地的转化过程中,企业普遍面临整合难题与投资回报不及预期的双重挑战。

根据MIT发布的《生成式AI鸿沟:2025年商业AI现状》报告,在受访的150家企业中,仅有5%的AI试点项目实现了收入显著增长。研究团队通过对350名员工调研及300个公开案例分析发现,企业失败主因并非技术性能不足,而是内部组织能力与战略整合存在缺陷。例如,ChatGPT等通用型AI工具虽受个人用户青睐,但在企业场景中常因无法适配特定业务流程而效果不佳。

另一份由阿波罗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øk主导的研究,基于美国商务部普查局对120万家企业的调查数据,揭示了更严峻的现实:拥有250名以上员工的大型企业,其AI工具采用率正在下降。调查涵盖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六次移动均值数据显示,企业应用AI的速度较前期明显放缓。Sløk指出,这可能反映出企业正经历"技术幻灭期",开始重新评估AI工具的实际价值。

MIT研究进一步指出,企业AI投资存在方向性偏差。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生成式AI预算被投入销售与营销领域,但最高回报率却出现在后台办公自动化场景,如替代业务流程外包和外部机构服务。研究揭示"采购优于自建"的规律:从专业供应商处购买AI解决方案的成功率达67%,而企业自主开发系统的成功率仅三分之一。

市场对这两项研究的反应迅速且剧烈。MIT报告发布次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4%,AI核心概念股英伟达跌3.5%,Palantir与Arm分别重挫9.4%和5%。据交易员透露,某管理数十亿美元资产的科技基金已开始调整持仓策略,称"研究结果引发了市场恐慌"。这种情绪与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此前关于AI泡沫的警告形成共振,加剧了投资者对技术商业化前景的担忧。

当前,纳斯达克100指数预期市盈率达27倍,较长期均值高出近三分之一。MIT研究团队强调,企业需重新审视AI战略,建议聚焦单一业务痛点、建立智慧型合作关系,并优先评估外部解决方案。研究显示,部分初创公司通过精准执行策略,在一年内实现收入从零到2000万美元的突破,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路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