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航天新篇:卫星互联网织就天地通途,产业崛起正当时​

   时间:2025-09-09 09:02:09 来源:刘俊达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防军工行业新时代的中国航天:卫星互联网产业——以星织网路,天堑变通途》报告深度剖析了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全貌,从技术演进、市场格局到应用场景展开系统性研究。报告指出,卫星互联网产业依据轨道高度分为低轨与高轨两大体系,其中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星网集团、银河航天等企业成为核心推动者,技术突破聚焦于可回收火箭、终端轻量化等降本方向,目标覆盖在线游戏、即时电商等对时延敏感的领域;高轨卫星互联网则凭借成熟的星间链路技术,持续为偏远地区、海洋航运提供稳定的信息传输服务。

全球卫星互联网发展历经窄带通信、技术升级、宽带应用三阶段,美国以SpaceX“星链”项目占据主导地位。中国近年来加速追赶,2020年星网集团成立后启动大规模招标,G60千帆星座、国网星座等低轨项目相继进入部署阶段,中星系列高轨卫星完成发射,低轨技术试验星已实现组网。技术层面,中国在卫星平台设计、激光通信、相控阵天线等领域取得突破,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军事应用领域,卫星互联网展现出战略价值。参考“星链”在俄乌冲突中保障战场通信、引导精确打击的案例,中国正探索构建太空“无人蜂群”反卫星体系、全球侦察监视网络等新型作战能力。民用场景则聚焦填补地面通信盲区,支持地质灾害应急通信、物联网环境监测等需求,同时为航空、海事等极端环境提供可靠连接。例如,在抗震救灾中,卫星互联网可快速恢复灾区通信,为救援指挥提供数据支撑。

市场规模预测显示,2025年至2030年间,卫星互联网设备与服务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超20%。其中,航空、海洋领域专用设备及消费级通信终端需求潜力突出,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产业链方面,空间段涵盖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段包括地球站建设、终端设备研发,运营段则由中国卫通等企业主导,形成上下游协同的创新生态。

报告强调,卫星互联网是突破地理限制、实现全球无缝覆盖的关键基础设施。通过“以星织网”,中国正逐步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不仅提升国家战略安全能力,也为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提供底层支撑。随着技术迭代与政策支持,中国有望在全球卫星互联网竞争中占据重要席位,推动通信产业从地面向太空延伸。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