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数字孪生国际标准发布:构建全球共识框架 加速虚实融合新未来

   时间:2025-09-10 00:37:51 来源:时空元宇宙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全球工业数字孪生领域迎来重大突破——由厦门盈趣科技、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中国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制定的IEEE Std 3144™-2025《工业数字孪生成熟度模型和评价方法》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首次构建了涵盖五大能力域、23个子域的评估体系,将数字孪生技术划分为从L1“以虚映实”到L5“虚实共生”的五个成熟度等级,为全球产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演进框架。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元宇宙核心技术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提升,更推动数字孪生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化应用。

在厦门盈趣科技的5G+数字孪生柔性产线中,6000余个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构建出与物理产线误差小于0.1毫米的数字镜像。通过L3级“以虚预实”能力,系统可基于历史数据训练预测模型,提前识别设备故障风险,实现生产效率提升30%、不良率下降50%。这种从被动维护到主动优化的转变,正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范式。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渗透率已达68%,智能工厂带动重点行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5%以上,数字孪生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模式正在家电、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加速复制。

尽管中国数字孪生技术已达到L3-L4级,但向L5级“虚实共生”演进仍面临高精度建模、实时渲染、多物理场耦合仿真三大挑战。以深地塔科1井钻探为例,AI算法需在毫秒级时间内处理超百万级参数,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并动态调整钻头方向。目前,国产软件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环节的运算效率较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差距,井眼轨迹误差控制在5厘米以内的目标仍需依赖进口算力平台。为突破技术瓶颈,元宇宙联合体正从三方面发力:天津大学研发的“瞬悉1.0”类脑脉冲大模型通过模拟神经元机制提升建模效率40%;盈趣科技联合中科院开发的国产GPU集群实现数字孪生渲染任务算力自给率突破65%;同步推进的GB/T 45626-2025《装备数字孪生系统通用要求》国家标准与IEEE Std 3144形成“国际+国内”双轮驱动。

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边界正不断拓展。在能源领域,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的碳捕获系统通过数字孪生优化参数,使二氧化碳封存效率提升22%;在应急领域,新型消防灭火无人机搭载的数字孪生导航系统可在30秒内规划高层建筑火灾最优灭火路径;在城市治理中,全球首创的5G+射频直驱无源传感物联网系统解决了石油化工、矿山井下等高危场景的监测难题。制造业的转型尤为显著,山东烟台某轮胎厂通过为每条轮胎嵌入微型芯片“身份证”,与AI管理平台形成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产品不良率从5%降至2.3%。

随着IEEE Std 3144标准的落地,数字孪生技术正从工业领域向农业、环保、医疗等领域渗透。元宇宙联合体首席科学家李克秋教授指出,该标准通过定义统一的技术语言,消除了跨国企业合作中的术语障碍,为全球产业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IEEE SA标准委员会主席强调,国际标准的制定本质是构建产业共识框架,而非技术竞赛。当数字孪生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通用语言”,一个虚实交融、智能协同的新生态正在形成。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