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大模型浪潮下90后成AI创业主力军,王兴兴等分享创新秘籍与时代机遇

   时间:2025-09-12 13:50:2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近期落幕的外滩大会上,AI领域的创新浪潮以年轻化姿态席卷而来。以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创业者集体亮相,他们带着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项目登上舞台,用行动诠释着“AI原生时代”的创业逻辑——不再局限于优化既有流程,而是致力于创造全新的技术物种与产业形态。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的机器人扭秧歌表演成为现象级事件。这位2011年就关注AI却因时代局限未能深入探索的创业者,如今借力大模型技术实现了机器人与AI的深度融合。他直言:“过去AI是辅助工具,现在它能成为创造新物种的‘基因库’。”这种认知转变折射出年轻创业者的核心优势——他们天然生长于数字时代,对技术迭代的敏感度远超前代。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吴翼的履历堪称典型。从姚班学子到OpenAI研究员,再到创立具身智能企业边塞科技,他亲历了中美AI生态的差异。“中国创业者更擅长在C端构建用户体验壁垒。”这位同时担任蚂蚁集团首席科学家的学者指出,AI技术本身已趋同,真正的竞争点在于如何将技术转化为贴合人性的产品形态。

这种转化能力在年轻群体中尤为突出。AI科创赛数据显示,00后参赛者占比达50%,较去年翻番。大赛新增的“人工智能硬件赛道”涌现出AI眼镜、可穿戴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小米可穿戴部门总经理张雷预测:“具备超级粘性的硬件场景将成为未来入口,AI眼镜可能率先突围。”

DeepWisdom创始人吴承霖的创业轨迹印证了这种趋势。从用AI炒股实现46%年化收益率,到开发笔记本端自动机器学习系统,他始终在探索技术边界。“AI正在重塑知识传播方式,未来产品形态将超出现有认知框架。”这种不确定性反而成为年轻创业者的机遇——他们无需背负传统经验包袱,更能以“初生牛犊”的姿态突破认知边界。

Hillbot创始人苏昊的研究领域横跨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学,这位加州大学终身教授强调:“破除旧认知框架的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他的观点与朱啸虎不谋而合——这位知名投资人鼓励创业者:“明年C端AI应用将迎来爆发期,下一个字节跳动可能已悄然诞生。”

中美AI生态的对比为年轻创业者提供了战略参考。朱啸虎指出,美国企业更侧重B端解决方案,而中国在C端体验创新上具有独特优势。“人的本质需求三十年未变,AI只是提供了更优的满足方式。”这种洞察解构了技术崇拜,将创业焦点拉回人性本质。

外滩大会期间,美国“西南偏南”科技艺术节发来的视频致信引发共鸣。信中特别提及中国年轻一代展现的创造力:“他们不满足于技术改良,而是致力于定义全新规则。”这种特质在王兴兴的比喻中得到生动体现:“AI时代像荒漠种树,聪明且勤奋的创业者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当被问及组织形态变革时,多位创业者提到“小团队爆发力”概念。苏昊指出,前沿领域需要能快速试错的敏捷组织;吴翼则强调跨学科协作的重要性。这些讨论揭示着AI原生时代的创业方法论——用技术重构规则,以组织适配变革,最终回归人性需求。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