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全球AI浪潮席卷,数学人才成香饽饽,深圳福田凭何吸引科研“天团”?

   时间:2025-09-14 03:02:03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人工智能以席卷全球之势重塑科技版图,两个看似独立的事件正揭示着同一核心逻辑——数学,才是这场技术革命的底层密码。

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以一场技术突围引发轰动:其集群算力达英伟达的1.67倍,全新麒麟芯片的发布更让网友直呼“让‘老美’破防”。几乎同时,大洋彼岸的甲骨文凭借AI业务市值暴增1.73万亿,硅谷巨头为争夺AI与亚裔数学人才开出百亿天价。这些资本与技术的狂欢背后,数学始终是那个隐形的操盘手。

从ChatGPT到抖音推荐算法,数学的渗透远超公众想象。AI大模型的注意力机制本质是数学建模,短视频平台的精准推送依赖矩阵运算,就连区块链加密技术的根基也源于数论研究。任正非曾公开揭示,华为5G技术的突破源自土耳其数学家阿勒坎2008年发表的极化码论文——没有数学,就没有3G突破、4G同步与5G领先的技术跃迁。

但基础研究的短板正在制约技术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基础研究投入仅占研发总经费的6.91%,远低于美国的17%与德国的12%,企业投入占比不足5%。这种“重应用轻基础”的倾向,恰似健身时只追求动作美观却忽视核心力量训练——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发,无一不依赖于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原始创新。

深圳正以行动回应这一命题。9月9日,由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发起的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深圳)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式启用。首批17位科研人员中,既有27岁攻克“卡拉比猜想”的丘成桐本人,也有概率论“解码专家”丘成栋、拓扑学大师于如冈等顶尖学者。到年底,这个“数学天团”将扩充至50-60人,研究领域覆盖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及数学与高性能计算、生物信息、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

研究院的落地并非偶然。河套合作区已汇聚200余个高端科研项目、447家科技企业、10个国家重大科研平台及1.5万名科研人才。香港在基础科学领域的积累与深圳的产业优势形成互补,港中大等高校与研究院的深度合作,更将推动人才与资源的双向流动。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深圳中学等机构已与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构建起“聘一流学者、育一流人才”的创新生态。

丘成桐指出,河套合作区的区位优势是研究院选址的关键。深圳的高科技企业集群与香港的基础研究积淀,为数学成果转化提供了理想土壤。对深圳而言,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的研究将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原始创新动力。正如指数增长的数学逻辑所示,基础研究的微小突破可能引发应用层面的几何级跃升。

当数学与城市创新深度绑定,深圳正尝试走出一条独特路径:以基础研究为支点,撬动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全面崛起。河套合作区内,深港两地的资源整合已初见成效,而数学作为连接两地的“隐形桥梁”,正在为这座城市的科技转型提供最底层的逻辑支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