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上海老龄化加深,专家:具身智能机器人或成养老“好帮手”

   时间:2025-09-13 23:47:32 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上海自然博物馆内,一场关于人工智能与养老服务的探讨正在展开。"在老龄化程度居全国首位的上海,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的关键力量。"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马利庄在"科创校长空间站"2025人工智能专场活动中提出观点。

这座拥有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正面临严峻的人口结构挑战。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群体已达577.62万人,占总人口比例高达37.6%,连续多年保持全国最高老龄化率。在此背景下,如何运用科技创新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当日举办的科普援青行动启动仪式上,马利庄以"机器人如何认知世界:具身智能的3D感知与思维链"为主题展开演讲。他通过模拟机器人取鸡蛋的日常场景,生动阐释了新一代智能设备的认知突破:当机器人接到取蛋指令时,需先通过3D视觉系统定位冰箱与鸡蛋位置,再根据物体特性规划开门角度与抓取力度,最终完成取物动作。

"这个'观察-决策-执行'的完整链条,与人类处理问题的方式高度契合。"马利庄特别强调,传统机器人受限于空间理解能力,往往难以完成多步骤连贯操作。而基于"思维链"技术的新型系统,通过模拟人类推理过程,使机器设备首次具备了从环境感知到策略制定的完整认知能力。

活动现场,这项突破性技术引发强烈反响。专家指出,当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进行"预判性思考",其在老年护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将大幅拓展。从提醒用药到辅助移动,从紧急呼救到情感陪伴,具备环境适应能力的智能设备有望重塑养老服务模式。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高地,上海正通过"科创校长空间站"等平台加速技术转化。此次同步启动的科普援青行动,计划将人工智能教育课程输送至西部地区,推动优质科技资源均衡发展。这种"技术突破+教育普及"的双轨模式,正在为应对老龄化社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