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北京文化论坛AI沙龙启幕!海淀“百模”领跑,共探数字内容新未来

   时间:2025-09-14 00:20:34 来源:量子位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重构文化产业的底层逻辑,数字艺术领域成为这一变革浪潮中最具活力的试验场。在海淀区举办的“AI重塑数字内容生产”主题沙龙上,百余位专家学者与行业领军者共同见证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里程碑时刻——海淀区备案大模型数量突破百款,成为全国首个达成“百模规模”的地市级区域。

这场由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海淀区委网信办等单位协办的专业沙龙,作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的核心环节,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展开深度探讨。活动现场特别设置的2025亚洲数字艺术展,汇聚了来自6个国家的18位艺术家创作的近30件数字艺术作品,通过全息投影、交互装置等前沿技术,为与会者打造了沉浸式的艺术体验空间。

在产业成果展示环节,海淀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沙龙举办当日,该区域备案大模型总数已达105款,占据北京市总量的三分之二、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这片创新热土不仅孕育了豆包、文心一言等通用大模型,更诞生了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体“通通”和首个原生多模态世界模型等突破性成果。在北京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全国首个大模型生态服务站已在此落地,为产业发展构建起完整的赋能体系。

沙龙下半场聚焦“人工智能与创意转化”的圆桌讨论中,行业领袖们展开了多维度的思想碰撞。快手科技副总裁蔡雄山指出,AIGC技术正在重塑影视工业的技术范式,为内容生产注入前所未有的创新动能。自由量级智能科技CTO姜涛则提出“创意平权”概念,认为AI技术将降低创作门槛,激发更广泛群体的文化创造力。

针对消费市场变革,当红齐天集团联合创始人马子涵观察到,A世代与Z世代正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内容共创者,这要求产业通过个性化叙事提升用户的沉浸体验。璞跃中国管理合伙人赵晨则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指出文化智造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技术理解与文化内涵的深度融合,而供给侧改革与文化出海将成为突破困境的关键路径。

作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沙龙活动通过“AI赋能智慧海淀‘百模绽放’”主题展览,系统呈现了人工智能在数字内容生产领域的创新实践。这场思想盛宴不仅为文化科技融合提供了多元视角,更通过六大核心议题的深入研讨,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行业共识。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