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规模最大的服务贸易领域综合型展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款名为“知行IntAct”(Intelligent Action)的混合智能体产品正式亮相,引发业界高度关注。这款由北京数基建研发的创新产品,以AI为核心驱动力,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北京数基建产品与研发中心总监兰红月在发布会上指出,传统城市治理存在“被动响应”“技术支撑不足”等突出问题。为此,公司基于“人机共生”理念,构建了“知行IntAct”产品体系,旨在推动城市治理向主动预防模式转型。该体系通过AI与人类智慧的深度协同,赋予城市“自主感知、智能分析、快速决策”能力,实现治理效能的质的飞跃。
“知行IntAct”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人机共生·知行合一”。其中,“知”体现为AI主导的全域感知与智能分析,依托多模态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精准捕捉;“行”则强调人类在决策优化与价值把控中的主导作用,确保技术应用符合社会需求。两者通过高效协同,形成“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闭环治理链条。
产品体系由“知者”与“行者”两大平台构成。“知者”作为城市治理大模型服务平台,整合了多模态知识库、行业垂类大模型及工具开发平台,通过大模型与RAG、NL2SQL等技术的融合,构建了智能事件发现、问答、问数、报告四大核心应用Agent,实现治理流程的全智能化。例如,其智能事件发现功能可自动识别城市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并生成处置建议。
“行者”平台则聚焦执行环节,通过城市家具综合管理、AI众源巡检调度及综合态势运行中心,打通“问题发现-分析-派单-处置-复检-评价”的全流程。在北京经开区的实践中,该平台使市民热线案件量同比下降85%,AI巡检发现的事件数是人工的3.3倍,显著提升了治理效率。
目前,“知行IntAct”已在四大场景中展现强大能力。在城市资产管理领域,AI与多模态感知技术实现了城市家具的自动化采集与智能化管理,全市超125万个设施数据入库,台账成本降低60%,更新周期从年缩短至月。道路健康管理方面,三维探地雷达与实时AI解译技术可常态化检测地下隐患,处置周期缩短75%。
针对城市滨水空间的安全与环境挑战,北京数基建推出了水岸协同智慧管理方案。通过部署“多杆合一”设备、无人巡检车、救援艇及机器犬,实现多智能体协同作业,分区识别、按需配置、分时管控,有效提升了滨水区域的管理水平。在城市空间宜居性提升上,7x24小时运行的“城市扫描仪”结合自动驾驶与AI算法,大幅减少了人工巡检负担。
北京数基建的实践表明,AI技术可为城市赋予“免疫系统”,构建多元主体共治、可持续运营的治理体系。这一创新不仅推动了“提效降本”向“韧性繁荣”的升级,更为全球城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