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实干者贾国龙VS流量者罗永浩:餐饮透明化之路的波折与现实之困

   时间:2025-09-15 16:59:1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罗永浩与西贝餐饮之间的争议引发广泛讨论,网络上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呈现明显两极分化。普通消费者大多站在批评者角度,认为餐饮企业应当做到百分百透明;而餐饮从业者、创业者及投资人则普遍对西贝表示理解与支持,这种分歧折射出不同群体对行业现状认知的差异。

争议的核心在于罗永浩对西贝预制菜透明度的公开质疑。尽管西贝自2014年起率先推行"明厨亮灶"模式,投入大量成本推动行业透明化,但仍因部分门店管理疏漏遭到批评。业内人士指出,若西贝因此次事件放弃透明化探索,可能引发行业倒退——其他企业或因成本压力重新回归"后厨黑箱"操作,最终损害消费者知情权。

餐饮行业资深从业者透露,当前中餐连锁品牌中,能同时兼顾食材质量、透明度、服务与价格的,综合评分超过60分的不足5家,达到70分的更是凤毛麟角。西贝虽存在管理漏洞,但其在行业透明化方面的探索仍属领先。若要求企业立即达到百分百标准,将导致成本激增、价格飙升或企业倒闭,最终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这种完美主义诉求与行业现实的冲突,在预制菜领域尤为突出。业内人士解释,完全无预制的餐饮模式几乎不存在,所谓"非预制"更多是概念争议。若强行推行绝对标准,企业要么大幅涨价,要么缩减规模,最终消费者选择空间反而缩小。正如芯片行业无法短期内追平国际巨头,餐饮行业的进步也需要循序渐进。

支持西贝的声音认为,贾国龙用30年时间将行业水平从50分提升至60分,其探索意义远大于争议本身。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曾公开声援,称西贝等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了相对放心的就餐选择。但迫于舆论压力,相关支持言论最终被删除,折射出当前商业环境中实干者与评论者的力量失衡。

对比罗永浩从手机创业者到"流量贩卖者"的转变,批评者指出其当前行为与早期创业理念背道而驰。西贝事件中,企业可能面临关店潮,数千员工或将失业,这种代价远超个人舆论争执。而争议另一方仅需发布声明便可全身而退,继续商业活动,这种对比引发对商业舆论生态的反思。

行业观察者强调,真正推动进步的是像贾国龙这样持续改进的实干家,而非追求一步到位的空想者。餐饮行业的透明化需要制度建设而非情绪化批判,消费者权益保障应建立在理解行业规律的基础上。当前争议暴露的,是公众对商业复杂性的认知缺失,以及对"完美解决方案"的不切实际期待。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