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西贝深陷预制菜风波,向胖东来取经却难成“解药”

   时间:2025-09-15 21:01:15 来源:一见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餐饮行业风云再起,西贝深陷预制菜争议漩涡,而另一家口碑出众的企业胖东来,意外成为西贝试图借力的对象。

9月15日,西贝官方微信发布《致歉信》,信中明确表示将转变经营思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并郑重承诺“西贝从今以后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西贝,彻彻底底向胖东来学习”。就在前一天,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行业群内的发言截图也流传开来,内容同样提及西贝将“打明牌”,向胖东来取经。

西贝如此频繁表态,背后原因值得探究。一方面,西贝近期遭遇罗永浩的连续批评,而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网络上公开支持西贝,成为少有的力挺者。9月12日中午,于东来发文称:“任何事没有完美,感谢西贝、海底捞等品牌企业可以让我找到相对放心可口吃饭的地方。”9月15日上午,于东来再次发声,肯定西贝的优秀之处,呼吁公众理性看待企业问题,避免无意中毁掉一个企业。

有分析认为,西贝多次提及“向胖东来学习”,既是对于东来支持的回应,也是一种基于尊重的友好互动。从企业传播角度看,捆绑“标杆”企业胖东来,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众对西贝的好感度。

然而,胖东来能否真正成为西贝的“救星”,答案或许是否定的。

首先,于东来对西贝的支持更多停留在情感层面,未触及实际问题。今年年初,胖东来也曾遭遇质疑,但得到官方力挺。5月初,人民网发文《依法打击乱“怼”,胖东来需讨回公道!》;7月初,国家网信办关闭编造涉企虚假信息的账号。反观西贝,尽管官方媒体也介入报道,但评论基调多为呼吁西贝更加公开透明,这与罗永浩的诉求不谋而合。9月14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人民微评:预制菜讨论,在交锋中抵达共识》,强调预制菜信息需更透明,以建立消费者信任。

其次,面对质疑,胖东来与西贝的应对方式截然不同。去年6月,新乡胖东来联营餐饮被曝“擀面皮”加工场所卫生问题。胖东来迅速反应,6月27日凌晨发布公告,给予举报顾客10万元奖励,对购买相关产品的顾客退款并补偿1000元,辞退、免职相关工作人员,终止与商户合作。反观西贝,面对罗永浩的质疑,先是开放厨房供媒体采访,随后直播,却意外暴露问题:保质期长达24个月的西兰花、18个月的烤鱼、12个月的“现熬”鸡汤,供应链清单上还有转基因大豆油与工业调味包。直播间内,厨师拿出提前腌制好的冷冻鱼加热后直接上桌,售价89元。

“透明西贝”计划失败后,西贝于9月14日中午向全部门店下达不再开放后厨的通知。更引人争议的是,贾国龙在回应罗永浩质疑时,采用扣帽子、网络谩骂的方式,称其为“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这种回应方式显然不妥。

企业口碑的积累需要长期努力。胖东来凭借重视员工、严控产品质量和服务,树立了正面品牌形象。而西贝不仅在透明度上存在不足,价格也备受诟病,如21元的古法戗面馒头、16元的鲁彩包子等。显然,西贝难以复制胖东来的成功模式,胖东来也并非其“救命稻草”。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