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比亚迪e-Bus平台3.0发布,以技术创新引领道路客运电动化新征程

   时间:2025-09-17 03:35:3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比亚迪正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变革。这家以乘用车业务见长的企业,如今将技术优势延伸至客车市场,通过全新发布的e-Bus平台3.0,展现出对电动客车市场的深度布局。从2009年首款电动大巴K9问世,到如今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比亚迪用17年时间构建起覆盖"三电一芯"的核心技术壁垒。

与行业普遍采用的"油改电"路径不同,比亚迪坚持正向开发理念。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田春龙强调,企业是业内唯一同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功率芯片核心技术,并长期专注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的厂商。这种技术积淀体现在持续的研发投入中:自2008年启动商用车研发以来,累计投入超140亿元,组建了7000余人的专业研发团队。

历经三代技术迭代,e-Bus平台3.0标志着比亚迪客车技术进入新阶段。第一代平台解决了电动化有无问题,第二代重点提升系统可靠性,第三代则通过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电比油强"的突破。这种技术跃迁体现在多个全球首创:1000V高压架构、1500V碳化硅功率芯片、1000V电驱桥、刀片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CTC)以及七合一热管理系统,共同构建起高效能的技术矩阵。

在智能控制领域,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实现了底盘、驱动与车身控制的三域协同。平台首发的客车云辇A车身控制系统、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高速爆胎稳行系统及驾驶员失能辅助系统2.0,显著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与驾乘舒适性。这些创新技术已应用于C11客车,该车型在满载开空调工况下续航突破400公里,各项性能指标全面超越传统燃油客车。

当前客车市场的电动化进程呈现明显分化。公交车领域在政策推动与基建完善下已实现全面电动化,但通勤接驳、中长途旅游等细分市场渗透率仍不足30%。充电设施不完善与购置成本偏高,成为制约电动客车普及的主要因素。比亚迪选择从技术突破切入,通过平台化产品降低使用成本,后续将配套建设充电网络与服务体系,形成完整的电动化解决方案。

海外市场已成为比亚迪商用车的重要增长极。截至目前,企业累计销售新能源商用车16.5万辆,其中客车8.9万辆,连续两年蝉联出口冠军。产品覆盖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个城市,在欧洲、南美等地建立起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这种全球化布局不仅验证了技术实力,也为国内市场突破提供了宝贵经验。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