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宾大团队商用光纤传量子信号,紧凑“Q芯片”助力,量子互联网未来可期

   时间:2025-09-17 06:18:1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杂志。该团队首次利用商用光纤网络和标准互联网IP协议,成功实现了量子信号的稳定传输,为构建实用化量子互联网迈出了关键一步。

实验在Verizon公司园区内完成,研究团队通过一公里长的商用光纤连接两栋建筑,构建了完整的量子网络节点。测试过程中,系统全程运行稳定,量子信号传输保真度超过97%,展现了极高的可靠性和效率。这一成果表明,量子通信技术已具备依托现有基础设施部署的可行性。

突破的核心在于团队研发的紧凑型"Q芯片"。该芯片能够同时处理量子信息与经典信号,与现有网络协议完全兼容,并具备自动纠错功能。研究团队成员张亦驰博士形象地比喻:"经典信号像火车头引导方向,量子信息则安全地存放在车厢中,通过监测火车头即可规划路线,而不会干扰车厢内的量子态。"

量子通信的基础是"量子纠缠"现象——两个关联粒子的状态会瞬间同步变化。利用这一特性,未来量子计算机可实现资源共享,在药物研发、新材料设计等领域展现远超传统超级计算机的能力。然而,量子态的脆弱性长期制约着技术发展,任何环境干扰都可能导致信息丢失。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经典信号干扰模式应用于量子纠错。由于经典信号与量子信号受环境影响的机制相似,通过分析经典信号的变化即可推断量子态的偏差,并实施修正而不破坏其量子特性。这种"借道纠错"的方法,有效解决了真实环境中温度波动、机械振动等干扰问题。

目前实验网络包含一台服务器和一个节点,通过一公里光纤连接。但研究人员指出,通过大规模生产硅基Q芯片并接入现有光纤网络,系统可快速扩展。冯良教授强调:"这项技术使量子互联网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成为可能,就像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连接高校那样,将引发颠覆性变革。"

尽管实现城市级量子网络仍面临挑战——当前技术尚无法在不破坏纠缠态的情况下放大量子信号,但此次突破已证明量子通信与经典互联网融合的可行性。该研究得到戈登与贝蒂·摩尔基金会、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等机构资助,标志着量子技术从理论探索向工程应用的重大转型。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