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AIDC产业发展大会近日在上海拉开帷幕,来自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领域的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AI算力基础设施的技术演进与产业协同展开深度探讨。会议期间,华为公司正式发布《AIDC机房参考设计白皮书》,为下一代智能算力中心建设提供系统性技术框架与实践指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千行百业加速渗透,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传统数据中心架构面临三大核心挑战:高密度计算设备带来的功率密度激增、液冷技术规模化应用的散热难题,以及集群化部署对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华为发布的白皮书针对这些痛点,提出从硬件适配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在散热体系设计方面,白皮书强调需构建风液混合的弹性架构。针对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50kW的发展趋势,液冷方案需具备模块化扩展能力,同时通过智能流量控制技术实现风冷与液冷的动态切换。供配电系统创新提出"解耦式"设计理念,将电力分配单元细化至房间级甚至机柜级,配合高压直流供电技术,使能效比提升至95%以上。
建筑结构规划迎来革命性变革。为承载每平方米承重达1.6吨的AI服务器集群,机房层高需预留3.5米以上净空,并采用钢结构增强整体稳定性。网络架构设计前瞻性布局400G/800G光纤通道,通过三维布线模型优化空间利用率,确保未来十年内带宽需求增长300%时的传输稳定性。
交付模式创新成为白皮书亮点。华为提出"两阶段三模式"建设方案:第一阶段完成土建与基础机电建设,第二阶段根据业务需求灵活选择"全模块化"、"部分模块化"或"定制化"交付路径。其中,预制化电力模块可将建设周期缩短40%,特别适用于边缘计算节点的快速部署。
生态建设层面,白皮书呼吁构建"技术标准+产业联盟+测试认证"的三维协同体系。通过建立AIDC技术标准工作组,推动液冷接口、供电协议等20余项关键标准统一。同时,联合产学研机构打造测试认证平台,已形成包含300余项测试用例的评估体系,有效降低技术选型风险。
与会专家指出,该白皮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参数的突破,更在于开创了"技术-产业-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范式。通过将液冷技术成本降低35%、供电系统PUE值优化至1.15以下等量化指标,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工业化建设路径,加速推动我国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进入标准化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