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与招商局集团于近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聚焦大模型、云计算等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在交通物流、综合金融、科创产业及地产园区四大板块展开深度协同。此次合作标志着国内科技巨头与传统产业龙头在AI赋能实体经济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据统计,9月5日至17日期间,百度港股股价累计涨幅达35.1%,其AI业务矩阵的商业化潜力获得市场重新评估。
智能云业务成为百度AI生态的核心引擎。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该板块营收同比增长27%,与超过65%的中央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其独特优势在于构建了"大模型+算力平台+自研芯片"的完整技术闭环:文心一言大模型主导软件与应用层优化,百舸AI计算平台实现技术框架与硬件资源的高效调度,昆仑芯算力集群则针对自研体系进行深度优化。官方测试数据显示,"百舸+昆仑芯P800"组合在大规模推理场景中,性能最高提升13倍,成本降幅达95%,形成显著的技术壁垒。
自研芯片领域,昆仑芯P800展现出强劲竞争力。新华网报道指出,该芯片显存规格较主流GPU提升20%-50%,特别适配MoE架构,为百亿参数模型训练提供算力保障。在2025年4月的Create大会上,百度披露其"超节点"技术实现单柜32/64张加速卡全互联,带宽提升8倍,使MoE单节点训练性能跃升5-10倍,单卡推理效率提高13倍。值得关注的是,P800已通过中国信通院DeepSeek-V3/R1满血版适配测试,精度达到官方技术标准,验证了其在长文本推理场景的可靠性。
自动驾驶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萝卜快跑完成订单量超220万次,同比激增148%,环比增幅达57.1%,创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新高。国际化布局方面,该平台通过与Uber、Lyft合作,已进入中东、亚洲、欧洲16个城市,全球累计服务超1400万人次,季度订单量跃居全球首位。对比北美标杆企业Waymo,截至2025年7月,百度自动驾驶里程突破1.7亿公里,与Waymo的1亿英里(约1.6亿公里)相当,但商业化进程更具优势。2024年11月,Waymo完成56亿美元融资后估值超450亿美元,而百度自动驾驶业务的价值重估空间仍被广泛看好。
在AI数字人领域,百度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IDC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百度以9.8%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首位。其智能云曦灵平台依托大模型技术,实现10分钟生成3D超写实数字人、小时级制作2D分身,唇形同步准确率达98.5%。通过"123数字人"组件等创新工具,显著降低内容生产门槛。商业化方面,该业务已渗透20余个行业:金融领域覆盖超半数国有大行,提供7×24小时智能服务;教育领域提升教学视频制作效率20倍;媒体领域推出多终端适配主播及手语数字人;文旅领域打造地方特色IP;电商领域慧播星平台培育超10万数字主播,直播转化率提升31%,运营成本降低80%,形成完整的商业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