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科技频道REWA Technology近日发布了一段深度拆解视频,全面解析了苹果iPhone 17 Pro的内部构造革新。这段时长近9分钟的影片通过专业工具逐步拆解,揭示了这款旗舰机型在散热系统、可维修性及核心组件方面的显著升级。
拆解过程中,技术人员首先使用吸盘和酒精软化机身粘合剂,配合开盖片精准分离后盖。映入眼帘的是覆盖整个主板区域的大型石墨烯散热片,其面积较前代产品扩大约30%。这种新型散热材料通过更高效的热传导性能,可显著降低设备在高负载运行时的温度,为持续性能输出提供保障。
在结构设计方面,苹果工程师采用了更模块化的组装理念。内部仅使用14颗标准螺丝固定关键部件,相比iPhone 16 Pro减少40%的粘合剂用量。这种改进使得屏幕、电池等易损件更换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维修难度大幅降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后置三摄模组与前置Face ID组件均采用独立排线连接,单个模块可独立更换。
影像系统升级成为本次拆解的焦点。后置主摄传感器面积增加25%,配合更大的光圈设计,进光量提升显著。前置摄像头区域经过重新布局,点阵投影器与泛光照明器的位置调整更合理,在保持Face ID安全性能的同时,优化了屏幕上方"刘海"区域的空间利用率。测试数据显示,新传感器在低光环境下的成像噪点减少约40%。
主板设计展现出苹果对空间利用的极致追求。采用水平堆叠架构的电路板将核心芯片组紧凑排列,A19处理器与基带芯片的间距缩小至0.8毫米。这种布局不仅节省内部空间,还通过加强结构支撑提升了抗冲击能力。但拆解团队也发现潜在风险:NAND闪存芯片与处理器存在部分重叠,在进行存储扩容时需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否则可能损伤主芯片。
电池组件延续了双电芯设计方案,总容量提升至4200mAh。通过优化电池固定支架结构,新机型在保持187克重量的同时,将机身厚度控制在7.8毫米。拆解显示,电池排线接口采用防呆设计,配合加固的ZIF连接器,有效降低更换电池时的操作风险。
在无线连接模块方面,5G天线系统经过重新设计,毫米波组件与Wi-Fi 6E芯片的位置调整更合理。拆解发现,主板边缘预留了多个测试点,便于维修人员进行信号质量检测。特别设计的金属屏蔽罩不仅提升电磁兼容性,还通过增加散热鳍片改善高频模块的散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