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最新推出的iPhone 17系列手机已正式登陆市场,其中iPhone 17 Pro与iPhone 17 Pro Max两款机型因存储配置差异呈现不同定价策略。iPhone 17 Pro 256GB基础版售价8999元,顶配1TB版本达12999元;而屏幕更大的iPhone 17 Pro Max 256GB版本起售价9999元,2TB版本则突破17999元,成为该系列价格巅峰。
随着新机发售,第三方存储扩容服务迅速成为关注焦点。多位数码博主近期接连发布iPhone 17系列扩容实操视频,初期技术仅支持升级至1TB容量。近日,维修领域知名博主“杨长顺维修家”宣布突破技术瓶颈,成功将设备存储扩展至2TB级别,并展示跑分数据达2743901分,较原Pro Max机型提升超30万分。该成果引发行业对第三方硬件改造技术边界的讨论。
技术层面,iPhone 17系列内部构造发生显著变革。根据已公开的拆解报告,以iPhone 17 Pro为例,其主板采用全新水平布局设计,电路集成度较前代大幅提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NAND闪存芯片与核心A19处理器在物理空间上存在部分重叠,这种设计虽优化了空间利用率,却给存储扩容操作带来极高风险——加热拆卸NAND芯片时稍有不慎即可能损伤主芯片,对维修人员技术精度提出严苛要求。
除专业扩容服务外,同期亮相的iPhone Air机型同样引发拆解热潮。多位技术博主通过详细拆解视频,揭示了该机型在内部结构设计上的创新尝试。从已曝光的影像资料可见,苹果在保持设备轻薄特性的同时,对电路板布局、散热系统等关键组件进行重新设计,这些改动或将影响后续维修难度与配件兼容性。
存储扩容市场的活跃,折射出消费者对高性价比配置的持续追求。尽管官方提供从256GB至2TB的梯度选择,但顶配版本与基础版间的价格差仍达9000元,这为第三方服务创造了生存空间。不过技术专家提醒,非官方扩容可能影响设备稳定性及保修权益,用户在选择时需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