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果链巨头蓝思科技:摆脱“苹果依赖”,多元布局开启新征程

   时间:2025-09-22 19:22:23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消费电子产业链正迎来新一轮波动,果链企业集体出现异动。9月22日,立讯精密股价强势涨停,近三个月累计涨幅超过100%。同日,蓝思科技A股上涨8.2%,港股涨幅达13.5%,歌尔股份也录得7.8%的涨幅。这波行情背后,既有OpenAI与立讯精密签署AI硬件开发协议的利好刺激,也折射出果链企业转型成效初显。

作为苹果核心供应商,蓝思科技的成长轨迹堪称行业样本。2007年乔布斯发布首款全触屏手机时,蓝思科技凭借独家攻克的玻璃面板技术成为苹果供应商,营收从不足10亿元飙升至2015年的173亿元。同年登陆深交所后,创始人周群飞以500亿元身价登顶中国女首富。但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风险随即显现——苹果产品销量波动直接导致蓝思股价剧烈震荡,2016年苹果砍单曾引发其市值单日蒸发60亿元。

面对客户集中度过高的隐患,蓝思科技开启多元化转型。通过承接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品牌订单,公司对苹果的销售额占比从2015年的超80%降至2024年的不足50%。更关键的是,企业将战略重心转向新兴领域,2015年便提前布局车载显示市场。随着特斯拉、比亚迪、小米等车企智能化升级,蓝思车载屏显业务营收在2024年突破58亿元,同比增速达19.6%。机构预测,该板块今年营收有望突破百亿,增速将飙升至70%。

在消费电子领域,蓝思科技的转型同样深入。其供应的智能眼镜Rokid Glasses因实时提词功能走红,智元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也由其提供,甚至支付宝"碰一下"支付设备的供应商名单中同样出现蓝思身影。这些布局正在产生实质性回报——尽管智能眼镜相关业务目前仅占总营收5%,但IDC预测到2029年全球AI眼镜市场规模将达53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5%。

从手机玻璃到车载显示,从消费电子到智能硬件,蓝思科技的转型路径清晰可见。当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至1%时,企业通过降低客户集中度、拓展新兴赛道,成功构建起多轮驱动的业务格局。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财报数据上,更反映在资本市场对其估值逻辑的重构——投资者开始用科技成长股而非传统代工厂的标准来衡量这家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果链企业的集体异动并非偶然。在苹果供应链管理趋严、利润空间压缩的背景下,立讯精密通过跨界AI硬件寻找新增长点,歌尔股份则深耕VR/AR设备代工。这些转型尝试表明,曾经高度依赖苹果的代工厂商,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多元化,努力掌握产业周期的主动权。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