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移动互联浪潮下,山西省图邀您共筑网络安全“防护堤”

   时间:2025-09-23 02:28:17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渗透,现代生活已与数字网络深度交织。从线上购物到远程办公,从社交互动到数字娱乐,每一次指尖操作都可能暗藏风险。为帮助公众构建坚实的数字安全屏障,山西省图书馆特别推出网络安全防护指南,聚焦日常场景中的潜在威胁与应对策略。

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看似便利,实则可能成为黑客的突破口。商场、车站等区域的无密码网络常被植入恶意程序,用户登录支付类应用时,账号密码极易泄露。安全专家建议,优先使用手机流量处理敏感事务,若必须连接公共网络,应避免进行转账、支付等高风险操作。

短信中的“订单异常退款”链接、邮件里的“账户冻结通知”,往往是钓鱼陷阱的伪装。点击此类链接可能导致个人信息与支付密码被瞬间窃取。正确做法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切勿直接访问陌生链接。

个人信息泄露的隐患常藏于日常细节。街头问卷要求填写身份证号、社交媒体晒出车票定位、线上抽奖索要银行卡号……这些行为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引发电信诈骗或违法营销。安全原则是:无关信息坚决留白,敏感内容绝不透露。

不同群体的网络安全防护需“量体裁衣”。青少年作为高频网络使用者,易受游戏沉迷、信息泄露等风险侵害。家长与学校应引导其合理规划上网时间,不向陌生网友透露个人信息,拒绝传播谣言与不良内容。

老年人则需警惕“情感诈骗”与“金钱陷阱”。不法分子常以“健康讲座”“投资返利”为名,通过嘘寒问暖降低老人戒备心,进而实施诈骗。子女应定期与老人沟通网络风险,提醒其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随意转账。

职场人的安全焦点在于工作数据保护。接收文件时需确认发送方身份,不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附件;使用公司设备时,避免安装非工作软件或连接私人U盘;离职前应按规范删除敏感数据,杜绝私自拷贝企业资料。

网络安全是全民参与的“防御战”。发现诈骗线索可拨打110或96110举报;遭遇网络谣言应不传播、不扩散,并及时向平台反馈;身边人遇到安全问题时,主动分享防护知识,帮助其规避风险。

网络空间是全体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守护其安全就是守护生活安宁。从拒绝点击可疑链接到谨慎连接公共网络,从保护个人信息到关注群体差异,每一次安全意识的提升,都在为数字生活筑牢防线。让我们携手行动,成为懂防护、会应对的“网络卫士”,共同营造清朗安全的网络环境。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