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NASA发现火星岩石“潜在生物特征”,火星生命研究迎来新进展

   时间:2025-09-24 20:16:4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其“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耶泽罗陨石坑附近采集到的一块岩石样本,可能成为证明火星曾存在生命的关键证据。这一发现引发科学界广泛关注,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于权威期刊《自然》杂志。

2024年7月,“毅力”号在耶泽罗陨石坑的“光明天使”岩层执行探测任务时,发现了一块名为“切压瓦瀑布”的特殊岩石。该岩石表面分布着白色硫酸钙、赤红色赤铁矿以及独特的“豹子斑点”结构。通过搭载的夏洛克(SHERLOC)仪器检测,科学家在岩石中发现了有机物痕迹,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研究团队的重视。

进一步的光谱分析显示,“豹子斑点”区域富含磷酸铁和硫化铁。科学家指出,这种矿物组合在非生物条件下形成需要极端高温和强酸环境,但“光明天使”岩层的地质演化历史并不支持这种条件。研究团队将目光转向生物成因的可能性——在地球南极无氧湖泊等极端环境中,硫酸盐还原菌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类似的矿物组合。

尽管发现具有突破性,但科学界仍保持谨慎态度。有地质学家提出,火星独特的地质活动可能产生非生物成因的类似矿物。目前研究缺乏碳同位素分馏特征、磷同位素比值等关键数据,尚无法完全排除非生物成因的可能性。不过与2021年“毅力”号仅发现有机物的成果相比,此次“矿物组合+低温成因”的证据链已显著完善。

帝国理工学院专家桑吉夫·古普塔强调,最终确认需要获取地球实验室分析数据。这给样本返回任务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保持岩石样本的化学原始状态,同时防止地球生物污染火星样本或反向污染。根据1967年《外层空间条约》,各国需严格遵守行星保护协议,这对密封消毒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

火星样本返回任务的技术难度远超单程探测。从火星起飞需要探测器重新点火,燃料需求增加一倍以上,星际通信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必须达到极高水平。目前仅有中美两国具备火星探测能力,NASA的“毅力”号与中国的“天问一号”正在开展相关研究。

NASA公布的最新计划显示,两项潜在战略有望在2030年前将火星样本送回地球,这比原定的2040年返回计划大幅提前。而中国天问三号任务则制定了更激进的时间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团队在《自然-天文学》发文披露,该任务计划2028年发射探测器,2031年完成样本返回。若成功实施,这将成为人类首次从火星带回样本的历史性突破。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