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在芯片领域再掀波澜,一口气推出两款堪称“全球最快”的处理器——面向PC端的骁龙X2 Elite系列,以及面向移动端的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这两款新品不仅在性能上实现跨越式突破,更将智能体AI(Agent AI)体验推向新高度,标志着个人计算设备正式迈入以智能体为核心的新纪元。
骁龙X2 Elite系列:超高端PC的“性能怪兽”
作为专为超高端PC打造的旗舰产品,骁龙X2 Elite系列采用3nm制程工艺与第三代Oryon架构,配备12个Prime核心与6个Performance核心。其性能提升堪称“暴力”:单核CPU峰值性能较上一代飙升39%,多核性能提升50%,GPU峰值性能更是达到2.3倍,NPU算力则提升至80 TOPS,增幅达78%。高通宣称,该系列打破了ARM架构CPU的时钟频率纪录——Prime核心单核最高可达5.0GHz,双核同样能稳定在5.0GHz,Performance核心最高频率达3.6GHz。
在能效方面,骁龙X2 Elite系列同样表现惊艳。相较于上一代,CPU能效功耗比提升31%,功耗降低43%。以骁龙X2 Elite Extreme版本为例,在相同功耗下,其性能较AMD Ryzen AI 9 HX-370、Intel Core Ultra 9 288V/285H等竞品提升75%;若要达到同等性能,竞品需额外消耗222%的电量。具体到单核性能,骁龙X2 Elite Extreme领先竞品44%,竞品需多消耗144%的功耗才能追平;GPU方面,其能效优势更为明显,相同功耗下性能快52%,竞品需多花92%的能量。
骁龙X2 Elite Extreme的定位直指“智能体AI体验”,可轻松应对复杂数据分析、科学研究等高负载任务。高通透露,搭载该系列的笔记本电脑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上市,届时用户将首次在PC端体验到由终端侧AI驱动的深度个性化服务。
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端的“AI全能王”
面向手机市场的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同样采用3nm制程,CPU部分沿用第三代Oryon架构,但核心配置调整为2个Prime核心与6个Performance核心。其中,大P核最高主频达4.6GHz,小P核最高性能为3.62GHz,单核性能提升20%,多核性能提升17%,响应速度提升32%,成为全球最快的移动CPU。GPU部分升级为Adreno GPU,最高主频1.2GHz,游戏性能提升23%,光追性能提升25%,并配备18MB专用显存,能效提升10%,性能提升38%。
AI能力是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另一大亮点。其NPU内核包含12个标量核、8个向量核与1个张量核,总体性能提升37%,每秒可处理220个tokens,支持INT2、FP8精度与32K 2bit上下文窗口。更引人注目的是,高通首次在终端侧实现AI持续学习功能,允许手机通过本地数据不断优化模型,无需依赖云端。该芯片的功耗控制堪称卓越:CPU功耗下降35%,GPU功耗下降20%,整体功耗降低16%。
在影像与通信方面,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同样不乏创新。升级后的ISP支持APU编解码器,可对视频进行逐帧AI增强,并实现上下文感知的自动对焦、曝光与白平衡。通信模块集成X85 5G Modem-RF系统,支持AI增强的WiFi,游戏延迟降低50%。
智能体AI:个人计算的“新内核”
高通CEO安蒙在发布会上提出对AI趋势的六大理解:AI将成为新的用户界面(UI);计算体系将从以智能手机为中心转向以智能体为中心;需要构建全新的计算架构;模型将向混合化发展;边缘数据的相关性将增强;6G将成为云、边、端之间的连接桥梁。这些观点不仅解释了此次新品的研发逻辑,更暗示了高通未来的战略方向——通过智能体AI重构个人计算生态。
以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为例,其支持的“真正的个性化智能体AI助手”可通过持续的终端侧学习、实时感知与多模态AI模型,深度理解用户习惯,提供跨应用的定制化操作。例如,手机可根据用户日程自动调整通知策略,或在学习场景中主动屏蔽干扰信息。
市场反应:首发竞争白热化
随着高通新品的发布,终端厂商的“首发大战”也进入白热化阶段。据悉,小米17系列将率先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并于近期发布。这一节奏引发网友调侃:“高通再不努力,都赶不上小米的发布速度了。”可以预见,2026年初的消费电子市场,将因这两款“全球最快”处理器而掀起新一轮竞争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