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中国近日宣布重要人事调整,原阿里巴巴集团高管刘鹏正式加入,出任山姆会员店业态总裁,直接向沃尔玛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晓静汇报。这一任命标志着山姆中国在高层管理团队建设上迈出新步伐,距离上一次业态总裁更替不足一年。
据内部人士透露,现任代理业态总裁Jane Ewing将于年底完成外派任期后返回沃尔玛国际部。去年11月,时任沃尔玛中国副首席执行官兼山姆会员店总裁的文安德(Andrew Miles)宣布退休计划,其职务由Jane Ewing临时接管。文安德自2012年加入沃尔玛中国,历任山姆会员店首席营运官、总裁及副首席执行官等要职,为山姆在中国市场的深耕奠定基础。
此次履新的刘鹏拥有丰富的零售行业经验,曾在阿里巴巴集团担任天猫国际总经理、天猫进出口业务总裁等职务,主导过多个跨境业务战略项目。加入阿里前,他先后在好孩子中国、万得城中国、苏宁电器等企业担任高管,涵盖采购、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这位南京理工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还持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学位,并担任过全球消费品论坛董事。
伴随高层调整的,是山姆中国近两年来的高速扩张。截至目前,其门店数量已达58家,本月深圳新店开业后将突破60家关口。这种扩张速度与其轻资产运营模式密切相关——通过与地方城投公司合作,采用"租赁入驻"形式降低建设成本,天津红桥店、广州白云店等新店均采用此模式。这种模式使建设周期大幅缩短,为快速扩张提供可能。
财务数据显示,2025财年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达2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73亿元),其中山姆会员店贡献超1000亿元,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在沃尔玛投资大会上,朱晓静透露将有8家门店实现单店年销售额超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亿元),凸显规模效应对业绩的推动作用。
数字化运营成为山姆中国增长的另一引擎。春节销售季期间,会员数量同比增长35%,线上销售占比突破50%,超过80%的订单实现1小时内送达,平均配送时间仅40分钟。这种"前置仓+即时配送"的模式,配合全球供应链优势,使山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人事调整发生在山姆中国连续发生商品事件的背景下。知情人士指出,业绩压力与运营挑战或是推动高层变动的双重因素。不过从数据看,其扩张战略已取得显著成效——门店规模扩张直接带动营业额增长,轻资产模式与数字化运营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