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数据中台“退场”后,数据飞轮能否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引擎?

   时间:2025-10-29 12:00:4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企业正面临数据价值释放的新挑战。曾经风靡一时的数据中台,如今因数据积压、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陷入发展瓶颈。国际数据公司IDC的预测显示,2029年全球数据量将达527.47ZB,但中国市场的数据留存率仅为5.1%。在此背景下,以“数据-洞察-行动-反馈”闭环为核心的数据飞轮理念,正成为企业突破数据价值转化困境的新方向。

数据飞轮的概念源于物理学中的“飞轮效应”,其核心逻辑是:初期需要较大投入推动系统运转,但一旦形成正反馈循环,系统便能自主持续优化。亚马逊CEO贝索斯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商业实践,通过“低价-客户增长-卖家入驻-成本摊薄-更低价格”的循环,构建起电商领域的经典飞轮模型。随着数智化发展,这一模型被赋予数据维度的新内涵——业务数据反哺数据资产建设,优化后的资产再赋能业务发展,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动态循环。

与传统数据中台相比,数据飞轮实现了从“资产导向”到“应用导向”的范式转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指出,在业务快速变化的当下,企业需要调用底层数据还原场景,而非依赖固定知识辅助决策。数据飞轮通过深度融合数据流与业务流,将决策模式从直接驱动转变为辅助支持,使数据真正成为业务优化的核心驱动力。

火山引擎、阿里云、AWS等科技巨头已率先布局数据飞轮领域。火山引擎将“数据飞轮”纳入产品定位,推出多模态数据湖、VeDI等工具,构建“消费-资产-应用”双轮联动体系。其技术栈覆盖从算子开发到模型部署的全链路,强调将大模型训练与企业业务深度结合。阿里云则依托MaxCompute、PAI等平台,打造一体化数仓湖,在供应链与零售场景中实现实时决策闭环。AWS则通过模块化方法论,将存储、训练、监控等组件协同工作,形成可插拔的飞轮工具箱。

在行业应用层面,三家企业的实践各具特色。火山引擎在电商领域构建“快速试错-精准放量”飞轮,通过全域行为标签、增长分析、A/B测试等工具形成闭环,帮助品牌实现运营策略的快速迭代。阿里云在供应链场景中打造“实时决策”飞轮,利用实时运单、车辆状态等数据驱动模型生成调度建议,形成持续优化的闭环。AWS则面向跨国企业提供组合化飞轮方法论,其Amazon Comprehend的Flywheel功能可自动化完成模型训练-评估-部署-反馈的全流程,缩短模型迭代周期。

尽管前景广阔,数据飞轮的落地仍面临多重挑战。技术层面,大模型“幻觉”问题、多源数据融合的实时性与一致性难题尚未完全解决。组织层面,企业员工的数据消费意识不足,业务与数据团队协同困难,缺乏“数据BP”等新型角色。成本方面,初期建设投入高、ROI量化难等问题,成为中小企业应用的主要障碍。

当前,数据飞轮正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通过语音识别、AR/VR等技术降低AI交互门槛,实现沉浸式分析体验;二是借助AI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更智能的数据反馈机制;三是拓展行业适配范围,从零售、制造向医疗、金融等领域渗透。这场从“数据工程”到“认知工程”的范式转变,标志着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动态循环的新阶段——数据中台构建的稳定基础,正为数据飞轮驱动的敏捷增长提供支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