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华汽研究院智驾科普沙龙启幕 共探智能驾驶未来 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10-31 20:10:45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场聚焦智能驾驶领域的公益沙龙活动在杭州西湖畔的浙江书房圆满落幕。此次活动由华汽基金会旗下的华汽研究院发起,以“寻找‘隐形的手’”为主题,吸引了吉利汽车、地平线、轻舟智航、福瑞泰克等汽车智能化领域的领军企业代表以及产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能驾驶行业的技术走向、产品创新方向以及用户价值普及路径,为行业创新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沙龙活动中,华汽研究院智库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围绕“汽车智能驾驶技术演进猜想”分享了独到见解。他指出,自2024年以来,智能驾驶技术迎来爆发式增长,NOA等智能辅助驾驶技术逐渐成为行业主流。与传统ADAS不同,这些技术本质上是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驾驶降维方案”。他预测,人机共驾的明年主要任务是从L2+向L3迭代升级,这是一个“机进人退”的渐进过程。当达到L3自动驾驶系统时,驾驶员将能够实现脱手脱眼驾驶,系统不仅能准确判断驾驶环境的安全性,还能清晰掌握自身能力边界。若需驾驶员介入,系统会提前10秒发出接管提醒,为用户提供一辆安全边界明确的智能汽车。

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智驾科学家、极氪科技副总裁陈奇从技术维度出发,提出智能驾驶正朝着多线并进的方向发展,核心在于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好猫”式落地,而非盲目追求前沿技术。他强调,体验连续性应从关注从L2到L3/L4的逐步提升,转向聚焦小场景的精细打磨。安全与责任将成为关键驱动因素,车企需在L3/L4的安全承担上发力,同时探索具身智能或AI智慧生命体的长期可能性,推动智能驾驶从辅助驾驶向更广义的智慧生命体演进。他还特别指出,培养用户对智驾的信任是企业的共同责任,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地平线副总裁兼智能汽车事业部副总裁邢勋则阐述了智驾的终极愿景:以安全为基石,建立高度信任的系统,最终实现出行的极致自由与无缝体验。他提出“Hands-off、Eyes-off、Minds-off”的终极渐进演进路径,强调需先确保安全与可靠,再通过持续优化用户体验,使出行变得更轻松、更具情感连接。地平线的目标是让智能驾驶成为日常生活的自然伴侣,无论日常通勤还是特殊场景,都能提供舒适、可信赖的无缝服务。在产业链生态合作方面,他强调供应链应“赋能”主机厂,通过开放协同软硬件等核心技术基座平台,避免行业重复造轮子,将资源集中在关键能力上,帮助车企实现差异化价值与用户粘性。他预测,智能驾驶产业未来将形成20%自研、80%第三方协作的格局,通过共享基建能力实现行业共识与高效落地。

福瑞泰克CEO张林认为,L2+NOA的覆盖率将快速提升,这得益于技术底座的日益成熟,以及大数据泛化、云端与车端算力的显著提升,使智能驾驶达到更高成熟度。他指出,未来AI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武器,但需在成本与产出之间取得平衡,确保方案能被消费者快速接受。只有当用户的感知价值与产品功能价值高度匹配时,渗透率才会快速提升。

轻舟智航CEO于骞则从技术发展趋势角度分析,认为从BEV到Transformer再到世界模型,整个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正变得更加数据驱动。他强调,智能驾驶的第一价值在于安全,任何级别的自动驾驶(L2-L4)都应以降低碰撞、刮蹭和事故为核心。宣传应避免过度承诺“无路不行”,而应聚焦“能安全使用的场景更广、风险可控”。他提出,若未来实现车险/厂商赔付等责任归属,将提升消费者信任与销量,形成正向循环。他还提到,中国市场对安全容错度较高,但在出海合作方面,国内标准已超越部分欧洲标准,凸显本土创新与安全优先的结合正在深度迭代。

此次沙龙不仅汇聚了车企、供应链、媒体和用户等多方代表,更营造了开放多元的交流氛围。嘉宾与用户就智能驾驶的安全底线展开了深入探讨,对相关技术进行了理性思辨,体现了行业对现实挑战和用户信任的高度关注。用户代表指出,当前许多智驾测试脱离实际场景,参考价值有限,呼吁行业更清晰地宣传智能驾驶的安全边界和ODD(作业域)。大家还关注到,除了安全和效率等核心指标外,车辆过弯平稳、驾驶顺滑等舒适体验能否成为自动驾驶公司未来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维度。

据悉,作为推动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升级与科普融合的创新尝试,“智驾科普公益沙龙”未来计划在更多城市持续开展,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华汽研究院呼吁行业专家、主流媒体和广大用户携手共进,在智能科技浪潮中成为“方向的共创者”,共同引领中国智能驾驶迈向新阶段。通过持续举办此类活动,华汽研究院致力于将行业前沿技术、科学理性与社会责任带入大众视野,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