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嫦娥六号团队斩获世界航天奖 开启月球背面探索新篇章

   时间:2025-10-04 01:14:46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第76届国际宇航大会在悉尼国际会议中心达令港大会堂落下帷幕,这场为期五天的盛会吸引了全球7000余位航天领域专业人士参与。在9月29日的开幕式上,中国嫦娥六号任务团队被授予2025年国际宇航联合会世界航天奖团体组奖项,成为本届大会最受瞩目的时刻。

当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在领奖台上说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的感言时,可容纳2500人的会场内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与他一同登台的还有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关锋,两位代表共同从国际宇航联合会手中接过这项航天领域最高荣誉。

世界航天奖设立于1982年,旨在表彰在航天科学、技术及工程管理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团队或个人。此次获奖是中国航天团队第三次获此殊荣,此前嫦娥四号团队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团队分别于2020年和2022年登顶该奖项。国际宇航联合会特别指出,嫦娥六号任务首次实现从月球背面采集样本并返回地球,这在人类航天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大会期间,中国展位成为焦点所在。锥形透明容器中陈列的月球背面样本与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正面样本形成鲜明对比,吸引了大批与会者驻足观察。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月球背面样本呈现出比正面样本更浅的色泽特征,这种细微差异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讨论。

关锋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此次展出的月球背面样本包含月岩成分,相较于以往海外展示的月壤更具科研价值。他强调:"中国航天始终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这些样本不仅属于中国,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欢迎全球科研机构提出研究申请。"

香港大学空间研究实验室总监昆廷·帕克在专题研讨会上指出,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离不开国际合作。他以嫦娥六号任务为例,该探测器搭载了来自法国、瑞典、意大利、巴基斯坦的4个国际载荷,充分体现了中国航天开放包容的合作态度。

胡浩在专访中表示,世界航天奖的获得印证了国际航天界对中国探月工程的高度认可。他特别提到,月球背面样本为验证诸多科学假说提供了关键证据,这极大提升了全球科研机构对该任务的关注度。数据显示,嫦娥六号任务实施期间,国际航天界对该项目的文献引用量同比增长37%。

本届大会共安排32场专题论坛、187场技术研讨会,涵盖深空探测、商业航天、空间治理等前沿领域。在"月球科研站国际合作"分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代表透露,正在筹建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已收到12个国家提交的合作意向书。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航天盛会,国际宇航大会自1950年创办以来,已成为推动航天技术发展、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大会特别设置的"中国航天日"活动,通过模型展示、虚拟现实体验等形式,系统呈现了中国探月工程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