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近日在公开场合谈及人工智能(AI)投资热潮时,将其类比为“工业革命时期的投资浪潮”,并认为即便最终出现类似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裂,这场热潮仍会为社会创造长期价值。他强调,AI与纯粹的金融投机存在本质差异,其发展轨迹更接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物技术革命,后者虽经历泡沫阶段,却留下了光纤网络、创新药物等持久遗产。
贝佐斯以历史案例佐证观点:2008年银行业危机前的过度投机仅带来负面影响,而互联网泡沫期间铺设的光纤电缆至今支撑着全球通信网络,90年代生物技术热潮中研发的药物更挽救了无数生命。他回忆亚马逊在互联网泡沫破裂期股价从113美元跌至6美元时,公司实际业务仍保持增长,指出“市场情绪与商业基本面常出现脱节”。对于当前AI领域“好坏项目难辨却普遍获得融资”的现象,他承认存在短期混乱,但坚信“AI将重塑所有行业,其真实性不容置疑”。
同一场合,高盛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从金融视角提出更谨慎的判断。他承认AI提升生产力的潜力“极其显著”,并预测“全球商业模式都将被重构”,但同时警示,当前涌入该领域的资本可能面临回报不及预期的风险。所罗门以1998年市场为例:当时投资者已担忧泡沫,但行情仍持续上涨三年。他比喻现状为“电影刚开场”,既不排除未来12至24个月出现回调的可能性,也认为这符合市场波动规律。
尽管立场存在差异,两位商业领袖均认可AI的变革性影响。贝佐斯将当前投资潮定义为“工业泡沫”,强调其破裂后仍会留下技术遗产;所罗门则侧重风险管控,呼吁在乐观中保持审慎。这种分歧折射出科技界与金融界对新兴技术的不同关注焦点:前者更看重长期技术积累,后者则需平衡创新与资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