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上海“新势力”: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

   时间:2025-10-05 11:15:5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具身智能机器人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新兴力量。在上海,这些机器人已不再停留于概念展示,而是通过系统化训练,逐步渗透到工业、商业和家庭场景中,展现出强大的实用价值。

浦东张江机器人谷的智元数采中心内,一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微型社会”正在运行。这里复刻了超市、奶茶店、水果摊等日常场景,机器人通过VR设备接受训练员的远程指导,学习抓取物品、移动货物等基础技能。智元数据采集员赵佳文透露,一个简单的抓取动作需要机器人重复练习数百次,才能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这种“实训”本质上是数据采集过程,为机器人积累应对真实场景的经验。

训练现场,记者通过VR设备体验了机器人拣货教学。原本人类轻而易举的动作,在虚拟操作中变得异常困难,而训练员需通过反复调整参数,帮助机器人“记住”最优路径。智元机器人具身产品线质量与测试部总监阮丞表示,公司正在全国多地建设数据采集中心,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定制场景,例如工业车间或实验室环境,以提升机器人的适应性。

商业化进程已取得实质性突破。上月,智元与富临精工签署合作协议,近百台机器人将进入工厂执行物料搬运任务;9月30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体验中心在无锡落地,机器人产品正式对外销售。智元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指出,商用阶段积累的数据将反哺模型迭代,形成“销售-数据-优化”的良性循环,增强产品竞争力。

在徐汇西岸的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一支平均年龄25岁的团队正在研发外骨骼遥操作系统。该技术通过5G通信实现人机动作同步,操作员绑定外骨骼后,机器人可几乎无延迟地复现人类动作。负责人白辰甲介绍,系统将于近期应用于消防救援等危险场景,未来甚至可实现办公室远程操控作业。

针对特定场景的优化也在持续推进。中国电信计划在临港算力中心部署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员执行机房设备检查任务。白辰甲解释,机房环境闷热且存在线路老化风险,机器人可24小时工作,有效降低安全隐患。目前,团队已重点升级机器人的铰链结构和物体操作能力,为实际应用做好技术储备。

从实验室到产线,再到家庭服务,具身机器人的发展路径凸显务实导向。智元首席营销官邱恒比喻道:“当前的热度只是划燃了一根火柴,真正的价值在于点燃整个行业。我们的目标是让机器人成为赋能千行百业、惠及千家万户的长期伙伴。”当机械臂在车间精准抓取物料时,人机协作的未来图景正逐步展开。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