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再次成为科技圈焦点。10月4日,公司CEO埃隆·马斯克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新视频,展示这款机器人正在学习中国功夫的场景。视频中,“擎天柱”与专业武术教练对练,不仅精准模仿对方动作,还能根据招式变化做出防御和反击,展现出高度智能化的运动能力。
针对网友关于操控方式的提问,马斯克明确表示:“完全由AI驱动,没有远程遥控。”这一回应进一步印证了特斯拉在机器人自主决策领域的突破。作为特斯拉核心战略项目,“擎天柱”自数年前首次亮相以来,研发优先级持续提升,马斯克多次公开强调其将成为公司“史上最重要产品”,预计将彻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在量产规划方面,特斯拉已制定明确时间表:2025年底推出第三代产品,2026年启动大规模生产,目标2030年前实现年产百万台。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背后,是特斯拉对机器人市场潜力的深度判断——马斯克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继电动车之后的下一个万亿级产业。
全球人形机器人赛道正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企业中,优必选、智元、宇树等头部公司已斩获亿元级订单。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近日透露,其1.8米高的人形机器人将于下半年发布,算法迭代已进入新阶段。傅利叶、开普勒等企业也动作频频:前者携第三代产品GR-3C亮相上海工博会,后者宣布全球首款混动架构人形机器人“K2大黄蜂”启动量产交付。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热烈。A股机器人概念股年内平均涨幅达83.6%,25只个股股价翻倍。上纬新材因智元机器人入主,年内累计上涨1891.6%,领涨概念板块。胜宏科技、震裕科技等供应链企业也表现强劲。据统计,截至9月30日,该板块涨幅远超同期上证指数。
机构分析指出,行业进展主要受特斯拉技术路线牵引。中信建投研报显示,人形机器人板块正从主题投资转向量产预期,第三代产品硬件定型及规模化生产在即,产业链确定性标的和硬件创新方向成为投资核心。东方证券则认为,在国内外龙头共同推动下,行业有望于2025年进入量产阶段,具备制造和管理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将率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