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明月高悬,承载着中国人对团圆和探索未知的深切向往。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夜晚,米其林在上海北外滩、广州永庆坊和成都春熙路三地同时点亮了巨型月球艺术装置,通过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向中国传统文化致敬,同时展现了米其林“创新,不止于道路”的品牌理念。
在活动现场,观众不仅可以与巨型月球艺术装置合影留念,感受“天上明月与地上明月”交相辉映的独特美感,还能通过互动展陈,深入了解米其林在复合物领域百年的探索历程和创新蓝图。作为一家拥有136年历史的全球领先轮胎及复合物材料制造商,米其林始终以创新为核心,将前沿科技延伸至交通出行、航空航天、低碳能源和医疗等多个领域,为人类生活带来改变。
扎根中国三十余年,米其林始终以创新出行科技守护消费者安全。目前,米其林在中国已建立起涵盖轮胎、聚合物复合材料解决方案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业务体系。依托四座现代化生产基地和一座研发中心,米其林不断深耕中国市场,不仅与中国汽车产业协同发展,还将本土创新成果和人才资源反哺全球,实现与中国市场的双向赋能。
米其林的创新基因贯穿始终。从1891年爱德华·米其林发明全球首条可拆卸自行车轮胎,将拆卸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5分钟,到1895年成功验证首款汽车充气轮胎,再到1946年推出子午线轮胎,米其林不断重塑行业标准。其备受赞誉的竞驰系列轮胎,将顶级赛事经验和技术应用于日常驾驶,让街道操控也能享受“冠军同源”的科技。最新发布的米其林浩悦五代轮胎,集成17项专利,以创新的胶料配方、独特的花纹设计和改进的胎体结构,打造出无可匹敌的湿地制动性能。经权威机构认证,行驶5万公里后,浩悦五代的湿地制动距离比测试竞品平均短6米,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出行体验。
米其林的创新触角不仅延伸至地面,更拓展至天空。1981年,米其林将子午线设计应用于飞机轮胎;2005年,为全球最大的客机空客A380提供轮胎。如今,全球约半数的商用飞机均装配米其林轮胎,保障数百万乘客的起落安全。这些里程碑不仅见证了米其林在轮胎业务上的发展,更彰显了其在复合物领域的安全科技创新和深厚积淀。
在中国文化中,月亮象征团圆,也寄托着人类对未知的向往。米其林以月球艺术装置为媒介,生动诠释“创新,不止于道路”的品牌内涵,并将探索愿景融入日常出行与未来蓝图。在中秋自驾出行高峰,米其林的科技实力为每一段旅途的平安保驾护航。
面向未来,米其林不断拓展探索旅程。凭借领先的聚合物复合物解决方案,米其林为月球探测车研发的免充气轮胎已在去年进博会亚洲首秀。该轮胎能承受太空环境中从-240℃至超过100℃的剧烈温差,并在强辐射环境和松软月壤中保持稳定抓地性和抗磨损能力,能够承受数百万次形变循环。这一前瞻性项目不仅展现了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也将通过技术反哺,转化为地面应用的实际解决方案。
米其林不仅是轮胎制造商,更是工程材料领域的创新先锋。依托复合物领域的深厚积淀,米其林持续拓展应用边界,为航空航天、低碳能源、医疗、工业制造、建筑等行业提供前沿解决方案,推动产业升级。在航海领域,米其林参与研发的革命性自动翼帆系统WISAMO,采用可应对海洋环境的复合物材料,旨在降低船舶温室气体排放;在医疗领域,米其林开发的高分子复合材料被应用于人工椎间盘假体,精准模拟天然软骨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功能;咖啡机中的精密传动带采用柔性与韧性兼备的复合物,确保传动平稳精确、研磨温度稳定,保留咖啡原香;米其林开发的复合物还被用于制造轻量化建筑组件,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碳排放。
米其林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互动传播与品牌部门及生活方式负责人Adeline Challon-Kemoun表示:“米其林是一个创新驱动、不断进步的集团。136年来,这种创新、普适且乐观的力量始终是我们不竭的生命力,并持续塑造着集团的未来。米其林将继续推出更加高科技、创新和环保的产品。”从路面到月面,从出行安全到生活点滴,米其林的创新始终与人类对美好未来的追寻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