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秋将至,共赴自然之约:赏乡村夏夜,品山野野趣

   时间:2025-10-07 06:05:24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秋将至,正是走出家门亲近自然的好时节。爬山、赏月、采果、捡叶……这些活动不仅让人身心愉悦,更让生活在电子设备环绕中的“10后”孩子们,有机会摆脱被动娱乐的束缚,在大自然中主动探索、与人交流,获得心智的成长。

如今,不少孩子一出生便被电子设备包围,远离了泥土和尘烟。然而,大自然才是心智成长的最佳课堂。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指出,儿童“自然缺失症”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他建议通过种植、园艺、户外活动、露营、垂钓等方式,帮助孩子们重新与自然建立联系。

泥土与尘烟,不仅是土地的象征,更代表着一种朴实的生活态度。作家舒飞廉在《云梦泽唉》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自然与自在。他的文字如草木般清新,又如文人般深邃,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此同时,长角羚与蚊滋滋的《土里不土气》则告诉我们,自然并非遥不可及的远方,城市中同样隐藏着生命的奥秘,只要用心感受,处处都能发现自然的惊喜。

在舒飞廉的笔下,乡村的夏夜是一幅动人的画卷。酷热的白天过后,晚霞映照在河面上,南风从枫杨树丛中吹来,带来阵阵凉意。人们或读书,或散步,在萤火、蟋蟀和星月的陪伴下,享受着夏夜的宁静与美好。他描述的乘凉点,如胜利桥的草滩、金神庙的松风、舒家塆的枫杨林堤,都成了人们消暑的好去处。

其中,一片由安徽商人种植的草地,成了附近村民的“乡村瑶池”。这片草地原本是农田,后来改种小香葱,最终被种上了欧美名草,成为城市中的草坪供应商。每到黄昏,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们便来到这里,或聊天,或跳舞,或游戏,享受着夏夜的清凉。中老年妇女们的广场舞,在星月与手机的光辉下,显得格外生动,仿佛将城市公园的舞会搬到了田野之中。

而在城市周边的浅山地带,长角羚与蚊滋滋的家被农地、果园和荒野包围。这里的植被丰富多样,从荆条、酸枣到油松、栓皮栎,每一种植物都诉说着自然的故事。油松如一位严肃的老者,四季常青,松针在枝头排列整齐,松子则被松鼠偷偷埋进土中,等待新生。栓皮栎则像一位热情的主人,歪歪扭扭的树干自由散漫地开枝散叶,为山中的生灵提供阴凉。

这片荒野曾因过度砍伐而变得荒芜,如今在自然的修复下,重新焕发生机。油松和栓皮栎作为华北森林中的顶级群落,曾因时运不济而背井离乡,如今被请回故地,承担起团聚“老街旧邻”的重任。它们的存在,不仅让山林恢复了颜面,也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希望。

无论是乡村的草地,还是浅山的荒野,自然都在以它独特的方式,治愈着现代人的心灵。中秋将至,不妨走出家门,去感受泥土的芬芳,去聆听草木的低语,让心灵在大自然中得到真正的放松与成长。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