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披露,苹果、meta等科技企业近期正与欧盟监管机构展开密集磋商,双方就多项商业行为合规问题已接近达成协议。此前,苹果公司因违反欧盟《数字市场法》相关规定,累计被处以7亿欧元罚款。
知情人士透露,当前谈判聚焦于大型科技企业的市场行为规范,尽管尚未形成最终文本,但监管机构与企业的互动已进入关键阶段,案件有望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场博弈的核心在于欧盟2022年生效的《数字市场法》,该法案通过"守门人"制度对头部企业施加严格约束,明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自我优待等行为。
应用生态开放成为争议焦点之一。欧盟曾强制要求苹果开放iOS系统侧载功能,迫使这家科技巨头允许AltStore Pal等第三方应用商店接入其平台。尽管苹果已执行相关要求,但后续争议持续发酵。根据法案规定,苹果需将部分独家硬件功能向第三方厂商开放,这引发了该公司对用户隐私保护的强烈担忧,导致iPhone镜像、AirPods实时翻译等创新功能在欧盟市场推迟上线。
苹果公司上月末发布万字长文,直指《数字市场法》存在制度性缺陷。文中强调,作为欧洲智能手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苹果在生态建设领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但现行法规却形成"选择性执法"——在三星主导市场、中国品牌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唯独对苹果施加严苛限制。公司认为这种监管方式不仅损害用户体验,更未能有效鼓励行业创新。
针对苹果的指责,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托马斯·雷格尼耶予以强硬回应。他指出,自法案实施以来,苹果对几乎所有监管条款提出异议,与其宣称的"全面合作"姿态明显相悖。监管方两个月来的积极沟通尝试,最终换来的是苹果要求全面废除规定的回应,这种行为使得此前建立的对话机制面临崩溃风险。
这场监管博弈折射出数字市场治理的深层矛盾。欧盟通过立法重构市场秩序的决心,与科技巨头维护商业模式的诉求形成激烈碰撞。随着谈判进入最后阶段,双方如何在创新激励与公平竞争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影响全球数字治理走向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