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Qwen组建具身智能团队:多模态基础模型迈向物理世界,开拓新数据与应用空间

   时间:2025-10-09 15:14:14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阿里旗下开源大模型Qwen正加速向具身智能领域拓展。据社交媒体披露,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项目负责人林俊旸宣布,团队已组建专注于机器人技术与具身智能的研究小组,标志着该模型从虚拟交互向物理世界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这一战略转型早有端倪。今年早些时候,阿里云领投自变量机器人近10亿元A+轮融资,首次涉足具身智能实体企业。在随后举办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集团具身智能业务负责人高飞透露,其调研的30余家相关企业中,超八成采用Qwen-VL系列作为核心训练基座。该模型在空间感知、路径规划及长时记忆方面的技术优势,恰好解决了行业在三维环境理解与动态决策中的痛点。

技术迭代随之而来。新发布的Qwen3-VL模型针对物理世界交互需求,强化了微小物体识别、视频时序分析、三维空间建模及多模态推理能力。这些升级为机器人执行复杂任务提供了更精准的感知与决策支持,例如在仓储物流场景中,模型可同时处理视觉信号、空间坐标及历史操作记录,实现动态路径优化。

行业布局与全球趋势形成共振。当前科技巨头正竞相加码机器人赛道,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股东大会上明确,将自动驾驶作为机器人技术首个万亿级应用场景,计划为数十亿台智能设备提供算力支持。软银集团本周宣布以54亿美元收购ABB机器人业务,董事长孙正义强调此举旨在构建"人工超级智能+机器人"的融合生态。花旗银行预测,到205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7万亿美元,吸引各国主权基金加速布局。

阿里云的转型具有双重战略价值。通过直接参与机器人研发,既能验证大模型在真实物理环境中的适应性,反向驱动模型在噪声处理、因果推理等领域的进化;又能拓展数据采集维度,将训练场景从文本图像延伸至机械控制、传感器反馈等工业级应用。这种"模型+硬件"的协同创新模式,正成为科技企业构建技术壁垒的新路径。

市场观察人士指出,具身智能的竞争已从算法层面延伸至生态构建。阿里云此前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积累,为其理解工业场景需求提供了独特视角。通过与行业伙伴共建标准、共享数据,有望在机器人操作系统、仿真训练平台等基础设施层面形成优势,这或许解释了其近期在技术开源与商业合作上的双重发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