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规落地:规范羽绒制品市场 明确“丝”“绒”界限保障消费知情权

   时间:2025-10-09 22:43:51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主导制定的T/CFDIA 010-2025《水禽丝及制品》团体标准正式对外公布。该标准通过明确产品分类、统一术语定义等措施,旨在解决羽绒制品市场长期存在的填充物混淆问题,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标准核心内容之一是统一行业术语,将"绒丝""羽丝"等易引发误解的称谓统一规范为"水禽丝"。根据定义,水禽丝特指从朵绒等羽绒主体脱落的单根短纤维,与具有完整结构的朵绒、未成熟绒等"绒子"形成明确区分。实验数据显示,同等重量下绒子的蓬松度较水禽丝高出40%以上,保暖性能差异显著。

市场调研显示,当前部分商家存在将水禽丝包装为"科技绒""生态羽绒"等概念性产品的现象。这类产品通过模糊填充物成分,以远高于实际成本的价格销售,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2024年11月央视相关报道指出,部分所谓"羽绒服"的填充物中水禽丝占比超过60%,但产品标签仅标注"含绒量",未明确区分绒子与水禽丝比例。

针对行业乱象,监管体系持续完善。2022年实施的《羽绒服装》新国标首次将考核指标从"含绒量"调整为"绒子含量",要求产品标签必须注明绒子具体占比。2024年11月,行业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明确提示消费者注意辨别填充物成分。2025年2月实施的《消费品质量分级导则 羽绒制品》则进一步建立质量分级制度,为市场监管提供量化依据。

新发布的团体标准对产品标识作出严格规定:采用水禽丝作为填充物的制品,必须在显著位置标注"非羽绒填充"字样,且水禽丝含量超过30%的产品不得使用"羽绒"相关词汇。标准同时要求企业建立完整的原料追溯体系,确保从采购到生产的全流程可查。

技术层面,标准对水禽丝制品制定了具体参数:单位面积重量控制在80-150g/㎡之间,热阻值不低于0.18㎡·K/W。这些指标既保证了产品基本保暖性能,又防止企业通过过度填充水禽丝降低成本。实验表明,符合标准的水禽丝制品在5℃环境中可维持人体核心温度,适合春秋季节使用。

行业专家指出,标准实施将产生多重效应。对消费者而言,明确的成分标注有助于建立理性消费预期,避免为非羽绒产品支付溢价。对生产企业来说,质量分级制度将推动技术升级,倒逼企业提升绒子提取工艺。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羽绒制品行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7%,主要集中在高纯度绒子分离技术领域。

在细分市场领域,标准为水禽丝制品开辟了独立发展空间。过去这类产品常被视为羽绒制品的"低配版",现在通过明确质量标准,可针对性开发运动休闲、家居装饰等应用场景。某大型羽绒企业负责人表示,公司已根据新标准调整产品线,计划推出专门的水禽丝户外坐垫系列。

监管部门强调,标准执行将与市场抽检、信用惩戒等措施形成联动。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羽绒制品质量抽查显示,产品标识合格率较上年提升19个百分点,但仍有12%的样品存在成分虚标问题。下一步将重点查处使用"羽绒棉"等模糊称谓的违法行为,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