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徐汇AI+教育成果斐然:作业减负12%,备课效率升40%,新生态渐成

   时间:2025-10-11 16:43:27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徐汇区举办的“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成果展示活动中,教育局局长周刚通过详实数据,呈现了该区域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方面的突破性进展。据统计,区域内超七成学校参与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智慧课堂应用已覆盖师生超5万人次,培育出400名具备AI教学能力的骨干教师,累计生成2万余份个性化学情分析报告,学生作业负担平均减轻12%。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地理学科改革成为典型案例。该校教师高立洋指出,传统主观题批改存在效率低、主观性强等问题,难以精准评估学生综合思维。为此,地理教研组联合信息技术中心,将学科核心素养细化为可量化指标,通过标注数百份答卷样本训练AI模型,开发出“G-REAL”智能评价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快速完成批量批改,更能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盲点生成个性化提升方案,使教师得以从统一授课转向定制化教学。

校方同步推进的“素养成长地图”项目,通过持续追踪学生能力发展轨迹,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校长李啸瑜强调,人工智能应深度融入教学全流程,如同基础设施般支撑资源建设、管理决策与师生发展,推动教育生态系统性变革。

区域层面,徐汇区已构建起覆盖教学、管理、服务的AI应用矩阵。通过与20余所高校及科技企业共建产学研联盟,落地了包括智能学情监测、虚拟仿真实训、无感心理筛查等在内的十大应用场景。其中,全学段《人工智能教育读本》的研发,确保了从小学到高中的AI启蒙连贯性;四级学情监测体系则为每个学生规划专属学习路径,试点学校数据显示学生作业负担减轻12%,绿色教育指标提升9%。

在教师赋能方面,区域重点培养的400名“种子教师”已将智能技术融入日常教学。AI备课工具使教师准备效率提升40%,口语训练系统让学生平均流畅度提高25%。职业教育领域,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通过模拟高风险操作场景,使技能考核通过率跃升至88%,实现“课堂即岗位”的转型。

教育服务的智能化升级同样显著。全区整合近300个社会实践资源,基于学生兴趣智能匹配活动项目;幼儿园户外活动监测系统利用现有摄像头资源,通过边缘计算技术实现无感数据采集,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在心理健康领域,AI动态评估机制已实现全区学生心理筛查全覆盖,每年为8000余名学生提供生涯规划指导。

周刚表示,当前教育变革正由“智能体+强算力”双引擎驱动,核心教学环节的创新实践已初见成效。未来将继续坚持场景化推进策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精准服务于教育质量提升,使其真正成为激活教育创新的核心动能。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