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一项突破性技术引发关注——中国移动携手中信科移动、银河航天,共同推出透明转发架构下的存量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并展示了配套的基站样机。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激活了海量存量手机资源,还通过降低卫星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建设开辟了新路径。
传统卫星通信多采用星上再生架构,而此次发布的透明转发架构展现出显著优势。据中国移动介绍,该架构通过地面基站完成信号处理,大幅削减了卫星侧的研发成本,同时支持远程控制与系统升级。然而,这一架构也面临核心挑战:馈电链路的时频偏移问题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尤其在存量手机与卫星直连时更为突出。
为攻克这一难题,研发团队首创动/静态时域补偿技术。与NTN协议要求终端承担高负荷计算不同,该技术将复杂处理任务转移至地面基站,有效减轻终端压力。具体而言,在卫星覆盖稀疏、功率较低的场景中,基站通过实时更新动态参考点实现高精度补偿;而在卫星密集、功率充足的区域,则采用静态值补偿以降低计算资源消耗。这种双模式设计显著提升了系统适应性。
另一大技术瓶颈在于存量终端发射功率有限,且国内卫星天线阵列性能不足。针对此,研发团队基于4平米卫星天线展开技术验证,通过优化时域补偿算法增强链路余量,同时创新频偏补偿增强、随机接入增强等配套技术。这些突破使得系统在短信收发、高清语音通话及数据上网等业务中表现稳定,大幅降低了对卫星天线性能的依赖。
作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里程碑,中国移动的这项技术源于多年积累。2022年,该公司完成全球首个运营商5G NTN技术外场验证;次年实现我国首款5G NTN手机终端直连卫星实验室验证;2024年2月,成功发射“中国移动01星”“星核验证星”等试验卫星,并完成全球首个手机直连高轨卫星IoT-NTN实时语音实验室验证。此次透明转发架构技术的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其“天地一张网”的战略布局。
据悉,5G NR(5G New Radio)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空口标准,是此次技术实现的关键基础。通过将地面5G网络与卫星通信深度融合,中国移动正推动通信资源从地面向太空延伸,为全球用户提供无缝覆盖的智能连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