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郑州举行的第27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甜围绕大模型时代AI基础平台对软件生态的革新作用进行了深度分享。她指出,人工智能正因大模型的突破性发展进入全新阶段,技术范式与产业应用均面临深刻变革。
吴甜在主题峰会上系统阐释了大模型的技术特性:其通过标准化研发流程实现效果与泛化能力的双重提升,但同时对开发、计算、部署环节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在训练环节,需通过框架、芯片、集群与算法的协同优化,提升训练吞吐量、有效时长及收敛效率;在推理环节,则需借助模型压缩、并行计算等技术,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时延、提高吞吐并控制成本。
作为百度自主研发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飞桨通过构建硬件适配层实现了多硬件统一解决方案。该平台已适配60余款芯片,相较PyTorch将芯片适配接口数量减少56%,代码量缩减80%。这种软硬件协同优化机制,为文心大模型的演进提供了全流程支持,涵盖核心框架、基础模型库、开发套件及星河社区等模块。
技术突破带来显著效能提升:ERNIE-4.5-300B-A47B模型预训练MFU达47%,在50ms时延条件下实现每秒57K tokens输入、29K tokens输出的高性能;文心思考模型X1.1较前代版本,事实准确性提升34.8%,指令遵循能力提高12.5%,智能体性能增长9.6%。这些数据印证了深度学习平台与大模型联合优化的技术价值。
为推动AI技术普惠,百度已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11款模型,覆盖47B、3B参数的混合专家架构及0.3B参数的稠密模型,同步开源ERNIEKit开发套件与FastDeploy部署工具。星河社区则通过700万个实践项目、600余门公开课及400多场AI竞赛,构建起开发者生态。目前该社区已汇聚195位框架贡献者、411位技术专家,全球范围内成立超400个开发者领航团。
产业落地方面,百度依托文心大模型与飞桨平台,在上海、广州、武汉等8个城市设立产业赋能中心、数据生态中心及教育创新中心。截至2025年9月,飞桨文心生态已吸引2333万开发者,服务76万家企业,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