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乐视“硬刚”中电熊猫家电追债,员工“神仙生活”难掩超200亿负债困境

   时间:2025-10-16 07:01:3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乐视与中电熊猫家电之间的债务纠纷再度引发舆论关注。一封措辞强硬的公开信将双方矛盾推向台前,乐视在信中直指中电熊猫家电通过更名、关联方申请破产等手段逃避债务,言辞激烈,甚至用“厚颜无耻”形容对方行为。

乐视在公开信中透露,2019年初至2022年3月,公司委托中电熊猫家电东莞分公司代工生产40万台电视,采购额近4.5亿元。然而,部分产品上市不到一年便出现严重质量问题,43吋电视屏幕横竖线、漏液等问题频发,坏屏率近20%,远超行业正常水平不足2%的标准。乐视称,质量事故发生后,中电熊猫家电将责任推给上游屏厂,承诺取得赔偿后支付乐视垫付的售后费用,但实际取得600多万赔偿后却以各种理由拖延,未向乐视支付分文。迫于无奈,乐视陆续垫付了1400多万元售后费用。

2024年,北京三中院和朝阳法院两次判决中电熊猫家电赔偿乐视共计1495万元。然而,中电熊猫家电不仅未履行赔偿义务,还在2022年下半年关闭东莞工厂并遣散员工,今年8月又被关联方申请破产清算。乐视认为,中电熊猫家电此举旨在转移资产、逃避债务,与其自身即便背负巨额债务仍坚持经营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乐视在公开信中强调,公司虽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电视业务仍欠十几亿债务,但从未想过破产清算。相比之下,中电熊猫家电为逃债费尽心机,行为令人不齿。乐视表示,已向多个部门反映情况,但得到的回复多为“不属管辖范围”“已司法,待法院判决后执行”等,维权之路艰难。

乐视与中电熊猫家电的纠纷并非首次。此前,乐视曾采用“预付定金+全款提货”模式与中电熊猫家电合作,这一业内罕见的模式为后续风险埋下隐患。如今,面对中电熊猫家电的“金蝉脱壳”,乐视虽未放弃维权,但也无奈表示,若对方真的破产清算,“就让那债务随风而去吧”。

乐视的困境不仅源于外部债务纠纷,更与其自身经营状况密切相关。回溯过往,乐视曾是视频平台巨头,2010年上市后迎来飞速发展,营收和利润一度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公司营收突破200亿元,但同期归母净利润却下降3.19%,泡沫开始破裂。2016年末,随着拖欠供应商货款事件曝光,乐视资金链问题全面爆发,即便融创中国携150亿入股也无力回天。2017年,乐视网近140亿元巨额亏损被揭露,商业帝国顷刻崩塌。

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在危机爆发后前往美国,自称要为债主筹集资金并负责法拉第未来造车项目,但至今未归,“下周回国”成为互联网名梗。尽管“没有老板”,乐视员工却曾过上一段“神仙日子”。2021年,公司宣布恢复员工薪资至疫情前水平并不裁员;2022年,有网友称乐视剩余400多名员工中不少是五年以上的老员工,幸福感是留下来的理由;2023年,公司又宣布执行每周四天半工作制。然而,根据最新半年报,截至上半年末,乐视仅剩152名员工,管理费用同比下降超两成,降本增效迹象明显。

乐视的经营状况仍未好转。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6年后,乐视网营收持续“跳水”,2024年全年营收仅为1.88亿元,不及巅峰时期的百分之一。归母净利润已连续8年告负,累计亏损超360亿元。进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0.73亿元,同比减少7.36%,归母净利润亏损1.73亿元。乐视网解释称,营收下滑主要受付费会员业务收入减少影响。为应对压力,公司大幅缩减开支,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1.32%,仅为75.47万元。

截至上半年末,乐视网总负债达229.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2661.44%,远超合理经营区间。天眼查信息显示,乐视网当前有2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为2.51亿元,历史被执行总金额高达118.8亿元。一边是自身深陷泥潭的经营现状,一边是代工厂逃避赔偿的“雪上加霜”,乐视与中电熊猫家电的债务纠葛后续将如何发展,仍待观察。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