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泡泡玛特引领的潮玩热潮进入冷静期,市场目光不约而同聚焦于另一匹黑马——名创优品。这家曾被贴上"十元店"标签的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在IP竞技场完成华丽转身。其位于上海南京东路的全球壹号店单月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创下全球单店纪录,IP产品占比高达83%,这一数据彻底颠覆了行业认知。
在IP战略布局上,名创优品展现出独特的双轨并行模式。一方面通过漫威、哈利波特等国际顶级IP建立市场认知,另一方面加速自有IP矩阵建设。2024年拿下日本现象级IP Chiikawa的中国独家授权,将单价控制在29.9-49.9元区间,相比日本市场两三百元的定价形成碾压性优势,引发消费者通宵排队抢购。这种"国际IP引流+自有IP沉淀"的策略,使其年上新IP产品超万款,全球IP销售规模突破百亿。
企业创始人叶国富亲自把控的"711原则"成为产品创新引擎:每周从万件创意中筛选百款新品,每月保持约530个SKU更新频率。这种高频迭代机制下,自有IP吉福特熊预计年创收3亿元,潮玩品牌TOP TOY签约的9位艺术家中,"右右酱"单品半年销售额即达4000万元。通过战略收购"Nommi糯米儿"等潜力IP,企业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IP运营体系。
渠道升级战略同样引人注目。从南京德基广场的MINISO SPACE到纽约时代广场的旗舰店,名创优品将门店打造成沉浸式IP体验场。这种"超级门店"模式虽投入翻倍,但单店效率提升27%,存货周转加快。海外市场中,直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70%,占比达56%,远超同期泡泡玛特的海外营收规模。
行业观察者注意到,两大潮玩巨头正呈现趋同化发展。泡泡玛特泰国旗舰店与名创优品全球壹号店均出自同家设计公司,LABUBU与WAKUKU等IP在命名风格、造型设计上的相似性引发讨论。但价格策略的差异依然明显:名创优品将IP产品的性价比优势发挥到极致,而泡泡玛特则通过MEGA大娃、毛绒玩具等品类拓展,试图摆脱单一盲盒标签。
这场IP争夺战背后,是供应链效率与情感价值的深度博弈。名创优品凭借7900家门店形成的测试网络,能快速验证IP市场表现并集中资源打造爆款。其潮玩产品既保持十元店的供应链优势,又通过设计升级满足情绪消费需求。这种"平价潮玩"的定位,正在重构传统零售与IP产业的边界。
随着TOP TOY获得淡马锡领投的融资,投后估值达百亿港元,名创优品的IP帝国版图持续扩张。但超级门店模式的可持续性仍待观察:核心地段的高成本投入与边际效用递减风险并存,如何保持创新节奏避免同质化,将成为决定这场IP战争胜负的关键。
在潮玩产业进入深度竞争阶段的当下,名创优品用数据证明:从生活百货到情感消费的转型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当"极致性价比"遇上"超级IP",这场零售革命正在改写中国消费品牌的成长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