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四天的日本高新技术博览会近日落下帷幕。这场以“人人享有创新”为核心理念的科技盛会,吸引了全球800余家企业和团体参展,其中近半数展商聚焦人工智能领域,通过覆盖工业制造、医疗健康、城市管理、生活消费等场景的解决方案,勾勒出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
在工业制造领域,三菱电机推出的双模态AI系统引发关注。其云端AI通过实时分析工厂流水线数据,不仅能精准定位故障点并生成维修方案,还可自动完成零部件库存核对与订单追踪。当网络中断时,独立运行的边缘AI仍能持续监测设备状态,及时向管理人员发送警报。技术人员特别指出,这种针对特定场景优化的边缘AI,在功能精度上超越了通用型大语言模型,而参数量仅为后者的十分之一。
医疗健康板块的创新同样令人瞩目。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联合早稻田大学开发的量子-AI融合药物研发平台,针对RNA适配体药物研发中天文数字级的分子筛选难题,通过量子计算加速算法优化,显著缩短了罕见病药物研发周期。村田制作所展示的生物声音传感器则开创了疾病早期筛查新范式,该设备利用自主研发的层压结构技术,可捕捉人体微振动产生的超低频声波,未来有望通过持续监测脉搏、呼吸等生理信号,识别传统医学手段难以发现的潜在病变。
消费级应用展区展现了人工智能对日常生活的深度渗透。富士通公司推出的骨骼识别系统,通过将高尔夫挥杆动作转化为三维数据模型,结合运动力学分析实时提供优化建议,帮助运动员提升训练效率。花王集团开发的智能护肤程序则颠覆了传统肤质分类方式,用户上传面部照片后,系统基于皮肤纹理、色素分布等客观指标进行科学分型,相比传统的主观感知分类法,能更精准地推荐适配化妆品。
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展会之一,日本高新技术博览会自2000年创办以来,始终聚焦前沿技术转化与产业应用。本届展会通过实物演示、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创新实践,为全球科技界提供了跨领域交流的重要平台。据主办方统计,四天展期内参观人数突破预期,国际展商占比达三成,彰显出科技合作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