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广东肇庆德庆县发现华南首个科学确证陨石坑 填补研究空白

   时间:2025-10-22 11:47:34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中国科研团队在广东肇庆市德庆县确认发现华南地区首个、全国第五个经科学认证的陨石坑——金林陨石坑。这一发现填补了区域地质研究空白,为研究地球与天体相互作用提供了珍贵样本。

据研究团队负责人介绍,该陨石坑形成于一座海拔约630米的花岗岩山体之上,整体呈现略椭圆的碗状洼地结构。经测量,其东北-西南向直径达900米,西北-东南向直径约820米,坑体最深处达90米,且整体向西南方向倾斜约13度。从空中俯瞰,这个直径近千米的巨大凹坑宛如指向苍穹的天然天文观测器,景观极具震撼力。

科研人员通过系统的地质勘探与样品分析,在坑内岩石中发现了典型的冲击变质特征。这些由超高压冲击波形成的特殊矿物结构,成为证实天体撞击起源的关键证据。研究指出,此次撞击事件发生在全新世时期(约1.17万年前至今),是该时间段内地球遭遇的最大规模小天体撞击事件。

模拟重建显示,约一万年前,一颗直径数十米的小行星以每秒数十公里的速度撞击该区域花岗岩基底,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形成剧烈爆炸,最终塑造出这个保存完好的陨石坑。研究团队特别强调,在地球活跃的地质构造和强烈的风化作用下,陨石坑的完整保存堪称自然奇迹。

该区域地处北回归线绿洲地带,年均降水量充沛,植被覆盖率极高。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地表岩层同时遭受化学风化与生物风化的双重作用,这种极端环境本应加速陨石坑的侵蚀消解。然而金林陨石坑却突破了地质学上的保存极限,其坑壁结构与内部物质构成至今保持清晰可辨的状态。

地质调查发现,陨石坑区域具有独特的双物质混合特征:红色风化土与花岗岩碎块形成特殊的地质层理。这种构造与德庆县广泛分布的花岗岩地貌密切相关——该县三分之二以上面积被花岗岩覆盖,其上发育着厚达数十米至百米的红色风化壳。在强烈的地质侵蚀作用下,土壤崩岗现象频发,反而造就了陨石坑的特殊保护机制。

科研价值方面,该陨石坑为研究太阳系天体演化、地球地质变迁、环境突变事件等提供了天然实验室。其保存完好的撞击结构,有助于科学家重建古气候环境、分析生物灭绝事件成因。更值得关注的是,陨石坑周边已探明多种矿产资源,其形成过程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正在展开。

从文旅开发角度,这个兼具科学价值与景观价值的天然遗迹具有多重开发潜力。研究团队建议,可依托陨石坑打造地质科普基地与生态旅游区,通过建设观景平台、地质博物馆等设施,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公众可感知的体验项目。其独特的碗状结构与周边青山绿水形成的视觉反差,具备成为区域地标性景观的潜质。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