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卫星制造领域迎来重要突破——首颗完全在雄安新区完成生产下线的卫星“雄安一号”(鸿鹄技术验证星)正式亮相。这颗卫星的诞生,标志着雄安新区在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关键跨越,为卫星互联网产业链的集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作为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的首个标志性成果,“雄安一号”卫星聚焦三大核心技术攻关。其搭载的“白泽”高性能星载计算机,通过创新架构设计突破了传统卫星的算力瓶颈;“赤羽”大尺寸柔性太阳翼采用新型复合材料,显著提升了能源供给效率;“金乌”新一代霍尔电推进系统则实现了动力系统的轻量化与高效化。这三项技术的突破,共同推动了通信卫星向高通量、长寿命、智能化方向演进。
据技术团队介绍,该卫星的研制充分体现了雄安新区“创新驱动、智能引领”的发展理念。通过整合产学研用资源,项目组在短短一年内完成了从方案设计到生产下线的全流程,创造了国内卫星研制的新速度。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星载计算机算力密度和太阳翼比功率等关键参数上实现领先。
业内专家指出,“雄安一号”的成功下线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验证了雄安新区作为新兴航天产业基地的制造能力,另一方面为我国低轨卫星星座的规模化部署提供了关键技术储备。随着后续卫星的陆续研制,雄安有望形成涵盖卫星设计、制造、测试、应用的全产业链集群,助力我国空天信息产业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