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R眼镜光学革新:激光光源与LCOS的完美结合,引领显示新潮流

   时间:2025-10-24 12:36:5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AR眼镜正逐步成为下一代显示与计算平台的核心载体,甚至被视为智能手机的重要替代形态。其核心组件——显示模组,由光机与光学融合镜片两部分构成。经过二十余年技术迭代,镜片设计已趋于成熟,波导结构成为主流。而在光机领域,LCOS与MicroLED技术成为行业焦点。

MicroLED凭借自发光特性、无机材料体系以及高亮度、高对比度等优势,被业界视为"终极显示方案"。但其量产面临巨大挑战:全彩显示需通过X-cube棱镜实现像素级对准,工艺精度要求极高;单片三色集成方案则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这种技术瓶颈导致meta等企业在新品中仍选择成熟的LCOS光机。

LCOS技术的突破方向在于光源升级。传统LED光源正被三色激光替代,这种组合在物理特性上形成完美互补。激光的窄光谱带宽(可达0.1nm)使色域覆盖超过BT.2020标准的90%,远超LCD的sRGB色域。其固定偏振态特性省去了偏振片损耗,能量利用率提升一倍。在投影领域,激光光源已推动家用设备亮度突破3000ANSI流明,而LED方案仅能实现800ANSI流明。

从光学原理看,激光的相干性带来独特优势。空间相干性使光束在长距离传输后仍保持偏振特性,这对干涉测量等精密应用至关重要。在显示系统中,激光的小发散角(小于1°)大幅简化光学设计,使系统体积缩小30%以上。这些特性使激光LCOS方案在AR眼镜中展现出更高亮度、更纯色域和更高对比度的潜力。

在调制器层面,LCOS与MicroLED形成鲜明对比。后者需要巨量转移技术将数百万个微米级LED精准排列,对准精度需达亚微米级。而LCOS通过CMOS工艺一体成型像素电极,通过电压控制液晶分子偏转实现灰度调制。这种差异使LCOS全彩量产难度显著降低,其偏振转换效率可达90%以上。

激光方案的普及仍面临散斑挑战。激光的高相干性导致粗糙表面反射时产生干涉条纹,影响成像质量。光峰科技等企业通过特殊光学设计,将散斑对比度降低至3%以下,达到人眼不可察觉水平。该公司开发的可调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能针对AR眼镜需求实现从毫瓦级到瓦级的定制输出。

在应用场景方面,AR显示对亮度的需求优先于色域。户外使用场景要求系统亮度超过2000cd/mm²,这正是激光LCOS方案的优势领域。meta最新研究显示,采用光子集成芯片替代传统光路的激光LCOS系统,体积可缩小40%,功耗降低35%。这种技术路径已在高端影院投影市场得到验证,三激光方案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