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最新消息显示,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的组合体已顺利完成向发射区的转运工作。目前,发射场各项设施设备均处于良好状态,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功能检查及联合测试等关键环节,预计近日将择机实施发射任务。
承担此次转运重任的活动发射平台,堪称航天领域的“大力士”,其自重达800吨,却能稳稳承载几十吨重的船箭组合体。在转运过程中,船箭组合体始终保持站立姿态,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保持火箭及飞船的状态稳定,还能显著提升测试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缩短火箭在发射区的射前准备时间。
转运指挥高仁超与活动发射平台有着不解之缘,他已在这个岗位上默默耕耘了21年。2004年,初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高仁超,便跟随师父登上了8米高的活动发射平台进行检修工作。在检修液压阀时,师父的叮嘱“记住它的温度,以后你要懂它的脾气”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
21年的时光里,高仁超对活动发射平台的每一处细节都了如指掌。液压阀开合时的细微卡顿、钢轨衔接处的毫米级缝隙、电机运转时的震动频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都是他关注的焦点。在神舟二十一号任务的检修过程中,他凭借丰富的经验,通过掌心贴着电机外壳感受振动节奏,及时发现并处理了电机同轴度接近临界值的问题,避免了潜在的故障风险。
转运任务在戈壁滩的严寒中拉开帷幕。这条1.5公里长的转运轨道,高仁超已经走了无数遍,哪段轨道会因热胀冷缩出现细微偏差,哪里在风沙天后需要重点关注,他都心中有数。在转运过程中,他密切关注着电源驱动车屏幕上的实时数据,包括转场距离进度条、运行速度、运行距离等信息,确保转运工作的顺利进行。
针对此次任务的特点,高仁超还提出了对常规模缩套测力传感器电缆插头进行优化改进的建议,有效消除了因电缆插头过长而与操作手产生干涉的隐患。当船箭组合体安全抵达发射塔架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然而,高仁超的工作并未结束,他继续蹲下身检查电动机、地脚螺栓的运行状态,用抹布仔细擦掉钢轨上的沙粒,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
巡检完毕后,高仁超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下:“10月24日,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垂直转运任务圆满成功,设备运行参数正常。”这份记录不仅是对他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中国航天事业不断迈向新高度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