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际旭创、新易盛和天孚通信这三家光通信领域的企业,因被网友戏称为“易中天”组合而引发市场关注。尽管三家企业规模差异显著,但因同处光通信产业链而常被并提,其中天孚通信主要为中际旭创和新易盛提供光器件。
中际旭创的发展轨迹堪称行业典范。这家曾以电机线圈设备为主业的企业,2017年通过收购苏州旭创完成转型,此后迅速崛起。2018年,公司率先推出400G光模块,成为国内首家突破该技术的企业。2021年,其全球市场份额跃居第三,占据三分之一市场。同年,公司再次领先全球,推出可插拔800G光模块,奠定技术优势。目前,800G产品仍是其核心业务,而基于硅光技术的1.6T光模块已进入量产阶段,采用3nm DSP芯片,功耗低于12W,单通道速度达200Gbps,传输效率较传统模块提升一倍,且更节能。
财务数据显示,中际旭创的业绩与AI行业爆发同步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250亿元,同比增长44%,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90%。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提升至41%和30%,显示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来的盈利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率仅29.5%,账面货币资金达78亿元,经营现金流55亿元,同比增长3倍,财务稳健性突出。
技术合作方面,中际旭创与谷歌、亚马逊、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建立深度绑定关系。其与英伟达联合研发的3.2T CPO模型,被视为下一代光模块技术的重要突破。尽管CPO技术被预测为2030年后主流,但中际旭创已提前布局,抢占技术制高点。
新易盛则以差异化技术路线和成本控制著称。该公司采用LPO技术,省去DSP零件,降低生产成本。其子公司Alpine专注于光模块芯片研发,进一步强化成本优势。2023年,新易盛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47%和38%,盈利能力强于中际旭创。然而,市场对其技术路线可持续性存在争议,部分观点认为LPO与未来CPO技术存在冲突,可能影响长期竞争力。不过,考虑到光模块技术迭代周期已缩短至1-2年,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天孚通信作为产业链上游企业,虽规模较小,但凭借光器件供应业务,在行业中占据稳定地位。三家企业近期股价同步波动,引发市场对光通信板块整体表现的关注。
行业分析指出,全球光模块市场预计将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至2030年。AI算力提升和数据中心建设加速,将持续推动光模块需求。中际旭创因技术领先和客户绑定优势,被视为行业龙头;新易盛则以成本控制和差异化路线保持竞争力。尽管国际形势存在不确定性,但行业基本面仍具增长潜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中际旭创的高估值反映市场对其技术优势的认可,但短期股价波动难以预测。是否继续持有或介入,需结合风险偏好和投资策略综合判断。











